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北欧生态循环社区未来在何方?

发布时间:2020-08-17 10:03:09    作者:许予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实习记者 许予朋

北欧国家在探索环保、可持续的循环经济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荷兰、瑞典、丹麦等国纷纷启动生态循环社区建设,尝试在城郊组建以AI技术为系统支撑、以新能源为动能的自给自足式社区。荷兰房地产开发公司ReGen Villages就是开发这些项目的佼佼者之一。

近日,ReGen Villages的创始人詹姆斯·埃利希(James Ehrlich)在一篇专访中谈到,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中蔓延,许多城市居民回到了农村地区,选择在乡下宽敞的空间里与家人共度危机。这次被动的“逃离”或许会令一些人重新思考他们的城市生活方式;而面对这次突然的“迁徙”,一些地区却并不具备吸纳这么多人的能力。埃利希认为,进一步在郊区和农村开发具有生态循环意识的社区,缓解人口稠密的城市的压力,是一件有前景的事情。

ReGen Villages设计的第一个生态循环村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附近,占地50公顷。生态社区在设计上追求美与实用、科技元素与自然生态的巧妙平衡,核心是做一个能够实现自给食物、能源,废弃物自循环的“永续社区”。 社区使用垂直农场、“鱼菜共生”(aquaponics)复合养殖等新技术来满足食品生产的需求,产出相当于同面积农场的十倍,同时减少九成的用水。能源使用主要来自太阳能光伏板以及当地废物产生的沼气。社区里将没有汽车,也不会预留车库和车道,运送居民的是出租车及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最有趣的部分是,ReGen Villages受游戏启发,运用AI技术和机器学习开发了一款操作系统,作为自然环境与经过优化组合的不同技术系统之间的桥梁。当地合作社将使用AI系统来管理整个社区的运营,监视农业、能源、用水的消耗。

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作家梭罗就曾在瓦尔登湖畔畅想并践行了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追求人与生态的和平共处。到了二十一世纪,受到科技“加持”的生态循环社区是否真的能够长期运转,扭转一部分人,甚至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似乎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融资就是一个难题。据埃利希介绍,传统房地产开发商追求的是高回报率与快速退出,ReGen Villages落地的则是长期的、甚至只能获得个位数回报的项目。目前,公司仍在筹集新开发项目所需的最后一轮资金。检索与ReGen Villages相关融资信息时不难发现,鲜有传统的大型商业银行机构参与到项目融资之中,这类项目的资金通常来源于政府资金、基金会以及一些使命感相似的小型金融机构。比如,一家名为“盖亚(Gaia Trust)”的信托公司就是ReGen Villages的资方之一。盖亚信托于 1987年在丹麦成立,其宗旨是通过金融支持等方式呼吁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过渡。信托公司的大部分资金、收益来自于旗下咨询公司Gaiacorp。

撇开经济效益不谈,建设生态社区究竟能带来多少社会效益?如今,欧洲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低欲望社会”,笔者在欧洲生活期间,也处处能够感受到城市居民对于简朴、自然的生活风尚的追求。但“低欲望”是否能与“低成本”划上等号?能够自由游走在市区与乡间住宅之间、购买绿色有机食品、具有环保意识的群体,通常是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产阶级,而城郊廉价公寓林立的移民社区可能才是更需要改善的地方。

埃利希认为,各种收入水平的人都可以在ReGen Villages居住,“也许40%会留给拿政府补贴的工人阶级,一部分分配给中产阶级,另有一大块将留给富裕的老年人”。毕竟,目前循环社区背后依然是相当高的运维成本。不过ReGen Villages最终也希望能将低成本版的循环社区带到发展中国家。


北欧生态循环社区未来在何方?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8-17

□实习记者 许予朋

北欧国家在探索环保、可持续的循环经济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荷兰、瑞典、丹麦等国纷纷启动生态循环社区建设,尝试在城郊组建以AI技术为系统支撑、以新能源为动能的自给自足式社区。荷兰房地产开发公司ReGen Villages就是开发这些项目的佼佼者之一。

近日,ReGen Villages的创始人詹姆斯·埃利希(James Ehrlich)在一篇专访中谈到,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中蔓延,许多城市居民回到了农村地区,选择在乡下宽敞的空间里与家人共度危机。这次被动的“逃离”或许会令一些人重新思考他们的城市生活方式;而面对这次突然的“迁徙”,一些地区却并不具备吸纳这么多人的能力。埃利希认为,进一步在郊区和农村开发具有生态循环意识的社区,缓解人口稠密的城市的压力,是一件有前景的事情。

ReGen Villages设计的第一个生态循环村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附近,占地50公顷。生态社区在设计上追求美与实用、科技元素与自然生态的巧妙平衡,核心是做一个能够实现自给食物、能源,废弃物自循环的“永续社区”。 社区使用垂直农场、“鱼菜共生”(aquaponics)复合养殖等新技术来满足食品生产的需求,产出相当于同面积农场的十倍,同时减少九成的用水。能源使用主要来自太阳能光伏板以及当地废物产生的沼气。社区里将没有汽车,也不会预留车库和车道,运送居民的是出租车及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最有趣的部分是,ReGen Villages受游戏启发,运用AI技术和机器学习开发了一款操作系统,作为自然环境与经过优化组合的不同技术系统之间的桥梁。当地合作社将使用AI系统来管理整个社区的运营,监视农业、能源、用水的消耗。

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作家梭罗就曾在瓦尔登湖畔畅想并践行了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追求人与生态的和平共处。到了二十一世纪,受到科技“加持”的生态循环社区是否真的能够长期运转,扭转一部分人,甚至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似乎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融资就是一个难题。据埃利希介绍,传统房地产开发商追求的是高回报率与快速退出,ReGen Villages落地的则是长期的、甚至只能获得个位数回报的项目。目前,公司仍在筹集新开发项目所需的最后一轮资金。检索与ReGen Villages相关融资信息时不难发现,鲜有传统的大型商业银行机构参与到项目融资之中,这类项目的资金通常来源于政府资金、基金会以及一些使命感相似的小型金融机构。比如,一家名为“盖亚(Gaia Trust)”的信托公司就是ReGen Villages的资方之一。盖亚信托于 1987年在丹麦成立,其宗旨是通过金融支持等方式呼吁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过渡。信托公司的大部分资金、收益来自于旗下咨询公司Gaiacorp。

撇开经济效益不谈,建设生态社区究竟能带来多少社会效益?如今,欧洲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低欲望社会”,笔者在欧洲生活期间,也处处能够感受到城市居民对于简朴、自然的生活风尚的追求。但“低欲望”是否能与“低成本”划上等号?能够自由游走在市区与乡间住宅之间、购买绿色有机食品、具有环保意识的群体,通常是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产阶级,而城郊廉价公寓林立的移民社区可能才是更需要改善的地方。

埃利希认为,各种收入水平的人都可以在ReGen Villages居住,“也许40%会留给拿政府补贴的工人阶级,一部分分配给中产阶级,另有一大块将留给富裕的老年人”。毕竟,目前循环社区背后依然是相当高的运维成本。不过ReGen Villages最终也希望能将低成本版的循环社区带到发展中国家。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