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京东数科搭建“纵横一体“服务模型 助力金融机构开发“存量+增量”双增长

发布时间:2020-08-25 23:31:20    作者:苏洁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苏洁】

8月25日,京东数字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京东数科”)在上海举办主题为“携手跨越、重塑增长”的第二届资管科技行业高峰论坛,共议新时代资管行业的新生态。

会上,京东数科CEO陈生强发表“金融科技下半场,开启联结增长新世代”主题演讲,他认为,通过产业数字化,可使得金融和产业产生更紧密的场景联结,为金融机构搭建起能够创造增长的新场景,同时能够让实体产业更好地获得金融服务,为金融和各产业带来 “科技(Technology)+业务(Industry)+生态(Ecosystem)”的全方位服务,也就是“联结(Tie)”模式。

据悉,京东数科已搭建起了T1金融云和JT²资管科技平台两大金融数字化服务体系,叠加京东数科自身所搭建的数字金融场景,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技术与数字化增长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对金融机构而言,这是一个“纵横一体”的数字化模型,金融机构能够基此实现“存量+增量”的双重增长。

进入金融科技下半场,金融机构将不局限于上半场对互联网流量的追逐,而是要实现从纯线上到线上线下相融合,从弱金融到强金融的转变。

资管科技是金融科技下半场的核心,尤其自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以来,资管新规的推动,净值化理财产品的比例不断提高,大量资管机构加大了在智能投研、多资产智能交易、全场景风控、综合投后管理以及智能投顾等方面的布局,极大地推动了资产数字化的进程,资管科技已经成为资管机构转型调整的重要引擎。

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京东数科除了T1金融云和JT²资管科技平台这两大“纵横一体”的服务体系,还有个人金融业务品牌京东金融。作为一个联结用户与金融机构的开放平台,京东金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展示和交易撮合平台,而是以数字化为核心逻辑,打造开放的生态,联结用户和金融机构,做金融机构的“第二增长场景”。

在本届高峰论坛上,京东数科副总裁、财富管理业务部总经理陈灿辉指出,新时代的互联网财富管理不再是单纯线上化的导流和获客,而是通过数字化手段,为用户的财富管理行为提供决策支持及增值服务。京东金融App天然是一个数字化的场景,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有数字化的用户、数字化的底座、数字化的工具,能够助力金融机构创造三重增长价值。


京东数科搭建“纵横一体“服务模型 助力金融机构开发“存量+增量”双增长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8-25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苏洁】

8月25日,京东数字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京东数科”)在上海举办主题为“携手跨越、重塑增长”的第二届资管科技行业高峰论坛,共议新时代资管行业的新生态。

会上,京东数科CEO陈生强发表“金融科技下半场,开启联结增长新世代”主题演讲,他认为,通过产业数字化,可使得金融和产业产生更紧密的场景联结,为金融机构搭建起能够创造增长的新场景,同时能够让实体产业更好地获得金融服务,为金融和各产业带来 “科技(Technology)+业务(Industry)+生态(Ecosystem)”的全方位服务,也就是“联结(Tie)”模式。

据悉,京东数科已搭建起了T1金融云和JT²资管科技平台两大金融数字化服务体系,叠加京东数科自身所搭建的数字金融场景,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技术与数字化增长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对金融机构而言,这是一个“纵横一体”的数字化模型,金融机构能够基此实现“存量+增量”的双重增长。

进入金融科技下半场,金融机构将不局限于上半场对互联网流量的追逐,而是要实现从纯线上到线上线下相融合,从弱金融到强金融的转变。

资管科技是金融科技下半场的核心,尤其自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以来,资管新规的推动,净值化理财产品的比例不断提高,大量资管机构加大了在智能投研、多资产智能交易、全场景风控、综合投后管理以及智能投顾等方面的布局,极大地推动了资产数字化的进程,资管科技已经成为资管机构转型调整的重要引擎。

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京东数科除了T1金融云和JT²资管科技平台这两大“纵横一体”的服务体系,还有个人金融业务品牌京东金融。作为一个联结用户与金融机构的开放平台,京东金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展示和交易撮合平台,而是以数字化为核心逻辑,打造开放的生态,联结用户和金融机构,做金融机构的“第二增长场景”。

在本届高峰论坛上,京东数科副总裁、财富管理业务部总经理陈灿辉指出,新时代的互联网财富管理不再是单纯线上化的导流和获客,而是通过数字化手段,为用户的财富管理行为提供决策支持及增值服务。京东金融App天然是一个数字化的场景,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有数字化的用户、数字化的底座、数字化的工具,能够助力金融机构创造三重增长价值。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