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把握特殊机会投资机遇

险资探索困境资产投资

发布时间:2020-09-10 08:21:13    作者:于文哲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实习记者 于文哲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银行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未来,银行以及非银金融机构的各类困境资产处置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这将为困境资产投资带来机遇。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举办《保险资管行业特殊机会投资发展研究》课题研讨会,吸引了中再资产、大家保险集团、国寿金石等十余家保险机构高管或相关业务负责人共30余人参加。与会嘉宾对保险资管机构参与困境资产投资表现出高度关注和参与热情,认为这一与保险资金稳健回报要求契合的投资形式值得探索。

《保险资管行业特殊机会投资发展研究》是列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2020年工作计划的重点课题之一,希望能够通过课题研究共同搭建一个沟通桥梁,作为特殊机会投资和保险资管行业之间交流合作的起点,推动特殊机会投资行业实现多层次、更大规模地、可持续的产品供给,既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保险机构参与进来,也有利于推进特殊机会投资行业的长远发展。

保险资管机构

参与困境投资的实践

困境资产投资指的是对于处在流动性困境中的企业进行投资或不良资产处置等。在美国等发达市场,主要是由私募基金或对冲基金设立困境投资基金,投向不良资产、陷入困境的企业的“垃圾债”等;在国内,困境投资多以“纾困”或不良投资的名义介入,主要参与者是政府下属的国资、国资系融资担保公司,还有部分券商、保险资金和私募基金少量参与,银行理财资金极少参与。纾困业务模式主要分为直接受让上市公司股权和为上市公司做债务融资。

困境投资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但回报稳定、抗周期性良好的特点,与保险资金数量大、对投资收益安全性要求高的特点具有天然的匹配性。对保险资管机构来说,如果能控制好风险收益,那么参与困境投资既能为自身获得优质资产,又能直接发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作用,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保险资金与实体经济的合作共赢。

会上,中再资产方面表示,困境投资已经在国外发展比较成熟,而在国内还处在探索阶段。疫情发生后,国内涌现出了一些相关投资机会,中再资产积极把握机会,已经进入了其中部分项目。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弛也曾在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之保险高峰论坛上提出,困境投资是保险资金运用创新的重要思路之一。

近年来,保险资管业内对困境资产投资已有实践。

今年1月9日,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资产”)举牌了一只地产股——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创高新”)。华泰资产通过其发行并管理的“华泰资产-创赢系列专项产品(第1期)”账户,以协议转让方式,从转让方国创高科实业集团处受让上市公司国创高新733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7.9993%。

这一行动是典型的纾困投资,其主要背景是,2018年底以来,大量中小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高比例质押公司股票,从券商或信托贷款,股价下跌导致爆仓风险,监管部门希望险资通过可交换债等方式给实际控制人借款,用以置换券商和信托贷款。国创高新2019年三季报显示,其前十大股东中,有5家处在股权高质押状态。国创高新公告称,通过华泰资产纾困资管产品注入的资金,将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股权质押率,减少其股票质押率过高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此外,成立一年多的大家保险集团创新推出“琼琚”专项产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向有前景、有市场、有技术优势但受到资本市场波动或股权质押影响,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优质上市公司及其股东提供融资支持,目前已发行3期,认购规模达35.8亿元。

保险资管

如何更好参与困境投资

2020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表内不良贷款余额为2.61万亿元,不良贷款占比1.91%,已达到近十年来最高。此外,信托、券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逐渐成为困境资产的主要供给来源。以信托行业为例,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我国信托行业风险项目规模达6431亿元,风险项目数达到1626个,数量和规模都创下近年来新高。

随着困境资产供给的增加,供给方的多样化,困境资产越来越多地以各类复杂的金融产品形式出现,困境资产品类更为丰富,总体来看困境资产管理和处置的难度有所增加。

“面临更具挑战性的市场情形,要获得长期稳健且可持续的收益,投资团队自身需要具备核心处置能力和差异化竞争优势。”鼎一投资董事长郑华玲表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拆解复杂金融产品结构、化解各类复杂法律风险的能力,在项目处置管理过程中能自主把控项目各个关键环节的处置节奏,真正掌握处置退出的主动权,从而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实现精细化的现金流管理;二是协调整合多方优质资源的能力,真正实现困境资产或困境企业的重整盘活和价值提升。首先,要在行业内要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保持每年在市场上有着稳定且可持续的项目投资和处置,从而吸引上下游优质的合作资源,在长期业务合作中建立起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其次,要搭建内生化的处置管理团队,直接对接维护各细分领域内专业机构的合作资源、下游客户渠道,从而把项目处置管理经验、优质专业的外部合作资源、下游客户资源等积累沉淀在管理人自己的平台上,构建起有助于管理人自身长期良性发展的生态圈。

有嘉宾表示,困境资产投资的业务逻辑是基于困境资产内在价值去评估和购买。困境资产策略的底层是处于困境状态中企业的不良债权或其他类型的困境资产,底层资产的各种风险在投前评估时已经暴露。保险资管机构在尽调评估过程中要把这个策略的基础逻辑和业务流程了解清楚,在公司内部决策时才能清晰把握这类投资的优势以及其与公司自身资产配置的匹配情况。

还有嘉宾提到,困境资产投资对于团队专业度、从业经验要求非常高,要有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事情。这类专业团队需要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才能够给投资人创造更稳健的收益。如果保险资管机构选择第三方管理团队,在尽调中应重点关注团队在管基金的历史业绩和已投项目,团队是否真正具备长期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如是否具有机构化的长期资金优势、成熟配置策略和实践经验。


把握特殊机会投资机遇

险资探索困境资产投资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9-10

□本报实习记者 于文哲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银行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未来,银行以及非银金融机构的各类困境资产处置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这将为困境资产投资带来机遇。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举办《保险资管行业特殊机会投资发展研究》课题研讨会,吸引了中再资产、大家保险集团、国寿金石等十余家保险机构高管或相关业务负责人共30余人参加。与会嘉宾对保险资管机构参与困境资产投资表现出高度关注和参与热情,认为这一与保险资金稳健回报要求契合的投资形式值得探索。

《保险资管行业特殊机会投资发展研究》是列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2020年工作计划的重点课题之一,希望能够通过课题研究共同搭建一个沟通桥梁,作为特殊机会投资和保险资管行业之间交流合作的起点,推动特殊机会投资行业实现多层次、更大规模地、可持续的产品供给,既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保险机构参与进来,也有利于推进特殊机会投资行业的长远发展。

保险资管机构

参与困境投资的实践

困境资产投资指的是对于处在流动性困境中的企业进行投资或不良资产处置等。在美国等发达市场,主要是由私募基金或对冲基金设立困境投资基金,投向不良资产、陷入困境的企业的“垃圾债”等;在国内,困境投资多以“纾困”或不良投资的名义介入,主要参与者是政府下属的国资、国资系融资担保公司,还有部分券商、保险资金和私募基金少量参与,银行理财资金极少参与。纾困业务模式主要分为直接受让上市公司股权和为上市公司做债务融资。

困境投资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但回报稳定、抗周期性良好的特点,与保险资金数量大、对投资收益安全性要求高的特点具有天然的匹配性。对保险资管机构来说,如果能控制好风险收益,那么参与困境投资既能为自身获得优质资产,又能直接发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作用,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保险资金与实体经济的合作共赢。

会上,中再资产方面表示,困境投资已经在国外发展比较成熟,而在国内还处在探索阶段。疫情发生后,国内涌现出了一些相关投资机会,中再资产积极把握机会,已经进入了其中部分项目。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弛也曾在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之保险高峰论坛上提出,困境投资是保险资金运用创新的重要思路之一。

近年来,保险资管业内对困境资产投资已有实践。

今年1月9日,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资产”)举牌了一只地产股——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创高新”)。华泰资产通过其发行并管理的“华泰资产-创赢系列专项产品(第1期)”账户,以协议转让方式,从转让方国创高科实业集团处受让上市公司国创高新733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7.9993%。

这一行动是典型的纾困投资,其主要背景是,2018年底以来,大量中小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高比例质押公司股票,从券商或信托贷款,股价下跌导致爆仓风险,监管部门希望险资通过可交换债等方式给实际控制人借款,用以置换券商和信托贷款。国创高新2019年三季报显示,其前十大股东中,有5家处在股权高质押状态。国创高新公告称,通过华泰资产纾困资管产品注入的资金,将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股权质押率,减少其股票质押率过高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此外,成立一年多的大家保险集团创新推出“琼琚”专项产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向有前景、有市场、有技术优势但受到资本市场波动或股权质押影响,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优质上市公司及其股东提供融资支持,目前已发行3期,认购规模达35.8亿元。

保险资管

如何更好参与困境投资

2020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表内不良贷款余额为2.61万亿元,不良贷款占比1.91%,已达到近十年来最高。此外,信托、券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逐渐成为困境资产的主要供给来源。以信托行业为例,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我国信托行业风险项目规模达6431亿元,风险项目数达到1626个,数量和规模都创下近年来新高。

随着困境资产供给的增加,供给方的多样化,困境资产越来越多地以各类复杂的金融产品形式出现,困境资产品类更为丰富,总体来看困境资产管理和处置的难度有所增加。

“面临更具挑战性的市场情形,要获得长期稳健且可持续的收益,投资团队自身需要具备核心处置能力和差异化竞争优势。”鼎一投资董事长郑华玲表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拆解复杂金融产品结构、化解各类复杂法律风险的能力,在项目处置管理过程中能自主把控项目各个关键环节的处置节奏,真正掌握处置退出的主动权,从而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实现精细化的现金流管理;二是协调整合多方优质资源的能力,真正实现困境资产或困境企业的重整盘活和价值提升。首先,要在行业内要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保持每年在市场上有着稳定且可持续的项目投资和处置,从而吸引上下游优质的合作资源,在长期业务合作中建立起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其次,要搭建内生化的处置管理团队,直接对接维护各细分领域内专业机构的合作资源、下游客户渠道,从而把项目处置管理经验、优质专业的外部合作资源、下游客户资源等积累沉淀在管理人自己的平台上,构建起有助于管理人自身长期良性发展的生态圈。

有嘉宾表示,困境资产投资的业务逻辑是基于困境资产内在价值去评估和购买。困境资产策略的底层是处于困境状态中企业的不良债权或其他类型的困境资产,底层资产的各种风险在投前评估时已经暴露。保险资管机构在尽调评估过程中要把这个策略的基础逻辑和业务流程了解清楚,在公司内部决策时才能清晰把握这类投资的优势以及其与公司自身资产配置的匹配情况。

还有嘉宾提到,困境资产投资对于团队专业度、从业经验要求非常高,要有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事情。这类专业团队需要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才能够给投资人创造更稳健的收益。如果保险资管机构选择第三方管理团队,在尽调中应重点关注团队在管基金的历史业绩和已投项目,团队是否真正具备长期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如是否具有机构化的长期资金优势、成熟配置策略和实践经验。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