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关注银保监会新闻通气会

去年清退和赔付消费者40.92亿元

发布时间:2020-09-15 08:43:32    作者:李林鸾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李林鸾

近年来,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金融产品与服务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混业化的特点;与此同时,各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相应地也加大了金融风险。

9月14日,在银保监会新闻通气会上,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郭武平介绍说,为切实维护银行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银保监会重拳出击,通过集中开展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专项检查、投诉核查组合拳,2019年度督促银行保险机构真金白银清退、赔付消费者40.92亿元,其中通过整治消保乱象清退、赔付23.97亿元,通过现场检查清退、赔付10.7亿元,通过投诉督查整治漠视群众利益清退、赔付6.25亿元。

王梓/制图

“金融消费者的投诉比较多,内容从银行3元钱的短信通知费到8600多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有,应该说每一件投诉我们都认真处理。”郭武平说。

银保监会对银行业保险业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整治市场乱象不止于此。通气会上,多个部门负责人还分别介绍了不同领域乱象整治的最新情况。

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问题凸显

银保监会于2019年10月-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并要求做到机构、业务和人员全覆盖。郭武平介绍,在此次专项整治中,通过对产品设计、销售、内部管理、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理赔、互联网保险等多个领域的51类问题开展排查整治,主要发现了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银行理财和信用卡乱象较多,理财承诺保本高收益,信用卡过度营销分期业务;二是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问题凸显,特别是第三方科技平台引流又收费,加大客户融资成本,有些还存在暴力催收的问题;三是信托产品嵌套复杂,未严格认定合格投资者,信息披露不充分;四是个别消费金融公司息费率过高,个别银行贷款强制搭售保证保险,致使其部分客户资金综合成本超过24%,接近30%;五是保险误导销售仍是顽疾,销售人员夸大保险责任或收益,隐瞒保险合同重要内容,特别是互联网领域问题多发,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到位;六是部分产品过于复杂使消费者无法理解,以及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特别是一些新型产品,如手机碎屏险、航空延误险等,虽然金额小但是频率特别高,相应地纠纷也多。

“针对这些乱象,我们加大了查处力度,总体上看,机构越来越重视,通过逐一建档,严格自查自纠,取得了显著成效。”郭武平表示,“同时,我们也开展消费者教育宣传,目的是要广大人民群众知道,从来就没有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也没有稳赚不赔的理财项目,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

全国在运营的网贷机构剩15家

网络借贷领域的风险整治情况受到市场持续关注。

通气会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冯燕在介绍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时表示,截至2020年8月末,全国在运营网贷机构15家,比2019年初下降99%;借贷余额下降84%;出借人下降88%;借款人下降73%。机构数量、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已连续26个月下降。网络借贷领域风险持续收敛,专项整治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网贷整治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但后续处置困难很大,停业机构的存量风险处置任务依然艰巨。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冯燕透露将从五方面发力。

一是各地区各部门要将处置存量风险作为后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核心工作来抓,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各地要持续完善停业机构的资产处置程序,提高资金清偿率和返还效率,最大限度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三是各地要加快推进落实机构转型试点工作。目前,部分地方已批设网贷机构转型为区域内小贷公司。有关部门已审核同意部分地方网贷机构转型为全国经营的小贷公司。四是加大借款人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惩戒力度。截至2020年8月末,已有200余家网贷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和百行征信系统,下一步,将加快推进网贷信用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进程,完善失信借款人联合惩戒机制。五是研究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坚决落实“金融业务一定要持牌经营”的要求,与各地共同研究制定非持牌机构非法金融业务监测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机制。

将制定或修订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指引等监管制度

在公司治理监管方面,近年来,银保监会持续完善公司治理规制,不断强化公司治理意识,深入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乱象专项整治工作。银保监会公司治理部一级巡视员邓玉梅介绍,通过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在专项整治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补齐制度短板,目前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监管规制已达50余项。二是提升公司治理监管有效性。近期发布了《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对银保监会全系统未来三年公司治理监管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同时着力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组织开展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三是开展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以中小机构为重点,严厉整治资本不实、股权代持、股东违规干预和不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

邓玉梅表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陆续清退、从严处罚和公开通报了一批严重违法违规股东,监管震慑效应初步显现。据悉,2019年查处了3000多个违规问题,清理了1400多个自然人或法人代持的股东。

对于公司治理监管的下一步,邓玉梅透露,银保监会在持续开展对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全面评估和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将加快弥补公司治理监管制度短板,将制定或修订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指引、大股东行为监管指引、董事监事履职评价办法等重要公司治理监管规制。

银行业“萝卜章”、理财“飞单”等问题几乎绝迹

经过持续深入的乱象整治,银行业生态得到积极净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取得突破,银行业审慎合规运行的氛围进一步稳固,乱象整治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银保监会银行检查局副局长朱彤具体介绍,在遏制银行经营管理乱象方面,行业性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基本杜绝,“萝卜章”、理财“飞单”、同业私出保函和违规兜底等严重扰乱市场的问题目前几乎绝迹;一些苗头性问题得到及早揭示处置,银行异地设立的非持牌机构相关清理规范工作如期完成;金融市场秩序整体向好,2019年银行机构乱象整治监管检查发现问题数量和金额均较上年减少了四成,银行业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在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方面,不良贷款风险持续化解,3年时间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5.8万亿元,超过之前8年处置额的总和。2020年上半年处置不良贷款1.06万亿元,同比增加1689亿元。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之比已由高峰期的128%降至2019年末的82%。

此外,“房住不炒”政策得到有效贯彻。持续开展30多个重点城市房地产贷款专项检查,压缩对杠杆率过高、财务负担过重房企的过度授信,加大对“首付贷”、消费贷资金流入房市的查处力度,引导银行资金重点支持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民生工程和居民合理自住购房需求。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稳步增长,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助推房地产民生属性逐步回归。

在持续厚植银行机构合规文化方面,其中,近两年银行机构累计制定、修订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5.91万个,开发完善流程系统9228个,涵盖各主要业务领域和环节。

保险机构非理性竞争态势有所放缓

经过持续努力,非银行领域市场乱象治理成效凸显。银保监会非银检查局副局长杨玉山表示,这使得市场乱象有所遏制,风险隐患进一步揭示。

其中,保险机构非理性竞争态势有所放缓,2019年车险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3.87个百分点,保险资金运用总体保持稳健审慎,2018年以来未发生非理性举牌等激进投资行为。截至2019年末,保险业各类资产中流动性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超过70%,银行存款和债券占比约50%,与全球主要国家保险资产配置基本一致。

信托业多层嵌套和同业通道业务规模持续压缩。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事务管理类信托资产较2017年末历史最高点减少6.07万亿元,不符合产品嵌套要求的信托项目规模较资管新规出台时压降43.55%。

非银行机构回归本源力度进一步加大,偏离主业、盲目扩张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其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回归主责主业力度加大,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4家AMC不良资产业务收入在母公司收入中占比72.57%,较2017年初上升了4.02个百分点;表外管理资产1.15万亿元,较2017年初下降37.66%。

保险业支持民生改善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6月末,保险业在企业年金市场共计为7万多家企业提供受托管理服务,覆盖1400多万人,累计受托管理资产超过1万亿元;养老年金保险期末有效保单7447万件,积累保险责任违约金5471亿元。

截至2020年6月末,信托业直接投入实体经济的信托资产余额13.33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资产余额的62.65%,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3.62个百分点;投向小微企业的信托资产余额2.34万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余额10.99%,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48个百分点。


关注银保监会新闻通气会

去年清退和赔付消费者40.92亿元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9-15

□记者 李林鸾

近年来,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金融产品与服务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混业化的特点;与此同时,各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相应地也加大了金融风险。

9月14日,在银保监会新闻通气会上,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郭武平介绍说,为切实维护银行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银保监会重拳出击,通过集中开展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专项检查、投诉核查组合拳,2019年度督促银行保险机构真金白银清退、赔付消费者40.92亿元,其中通过整治消保乱象清退、赔付23.97亿元,通过现场检查清退、赔付10.7亿元,通过投诉督查整治漠视群众利益清退、赔付6.25亿元。

王梓/制图

“金融消费者的投诉比较多,内容从银行3元钱的短信通知费到8600多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有,应该说每一件投诉我们都认真处理。”郭武平说。

银保监会对银行业保险业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整治市场乱象不止于此。通气会上,多个部门负责人还分别介绍了不同领域乱象整治的最新情况。

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问题凸显

银保监会于2019年10月-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并要求做到机构、业务和人员全覆盖。郭武平介绍,在此次专项整治中,通过对产品设计、销售、内部管理、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理赔、互联网保险等多个领域的51类问题开展排查整治,主要发现了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银行理财和信用卡乱象较多,理财承诺保本高收益,信用卡过度营销分期业务;二是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问题凸显,特别是第三方科技平台引流又收费,加大客户融资成本,有些还存在暴力催收的问题;三是信托产品嵌套复杂,未严格认定合格投资者,信息披露不充分;四是个别消费金融公司息费率过高,个别银行贷款强制搭售保证保险,致使其部分客户资金综合成本超过24%,接近30%;五是保险误导销售仍是顽疾,销售人员夸大保险责任或收益,隐瞒保险合同重要内容,特别是互联网领域问题多发,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到位;六是部分产品过于复杂使消费者无法理解,以及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特别是一些新型产品,如手机碎屏险、航空延误险等,虽然金额小但是频率特别高,相应地纠纷也多。

“针对这些乱象,我们加大了查处力度,总体上看,机构越来越重视,通过逐一建档,严格自查自纠,取得了显著成效。”郭武平表示,“同时,我们也开展消费者教育宣传,目的是要广大人民群众知道,从来就没有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也没有稳赚不赔的理财项目,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

全国在运营的网贷机构剩15家

网络借贷领域的风险整治情况受到市场持续关注。

通气会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冯燕在介绍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时表示,截至2020年8月末,全国在运营网贷机构15家,比2019年初下降99%;借贷余额下降84%;出借人下降88%;借款人下降73%。机构数量、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已连续26个月下降。网络借贷领域风险持续收敛,专项整治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网贷整治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但后续处置困难很大,停业机构的存量风险处置任务依然艰巨。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冯燕透露将从五方面发力。

一是各地区各部门要将处置存量风险作为后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核心工作来抓,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各地要持续完善停业机构的资产处置程序,提高资金清偿率和返还效率,最大限度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三是各地要加快推进落实机构转型试点工作。目前,部分地方已批设网贷机构转型为区域内小贷公司。有关部门已审核同意部分地方网贷机构转型为全国经营的小贷公司。四是加大借款人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惩戒力度。截至2020年8月末,已有200余家网贷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和百行征信系统,下一步,将加快推进网贷信用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进程,完善失信借款人联合惩戒机制。五是研究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坚决落实“金融业务一定要持牌经营”的要求,与各地共同研究制定非持牌机构非法金融业务监测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机制。

将制定或修订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指引等监管制度

在公司治理监管方面,近年来,银保监会持续完善公司治理规制,不断强化公司治理意识,深入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乱象专项整治工作。银保监会公司治理部一级巡视员邓玉梅介绍,通过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在专项整治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补齐制度短板,目前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监管规制已达50余项。二是提升公司治理监管有效性。近期发布了《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对银保监会全系统未来三年公司治理监管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同时着力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组织开展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三是开展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以中小机构为重点,严厉整治资本不实、股权代持、股东违规干预和不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

邓玉梅表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陆续清退、从严处罚和公开通报了一批严重违法违规股东,监管震慑效应初步显现。据悉,2019年查处了3000多个违规问题,清理了1400多个自然人或法人代持的股东。

对于公司治理监管的下一步,邓玉梅透露,银保监会在持续开展对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全面评估和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将加快弥补公司治理监管制度短板,将制定或修订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指引、大股东行为监管指引、董事监事履职评价办法等重要公司治理监管规制。

银行业“萝卜章”、理财“飞单”等问题几乎绝迹

经过持续深入的乱象整治,银行业生态得到积极净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取得突破,银行业审慎合规运行的氛围进一步稳固,乱象整治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银保监会银行检查局副局长朱彤具体介绍,在遏制银行经营管理乱象方面,行业性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基本杜绝,“萝卜章”、理财“飞单”、同业私出保函和违规兜底等严重扰乱市场的问题目前几乎绝迹;一些苗头性问题得到及早揭示处置,银行异地设立的非持牌机构相关清理规范工作如期完成;金融市场秩序整体向好,2019年银行机构乱象整治监管检查发现问题数量和金额均较上年减少了四成,银行业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在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方面,不良贷款风险持续化解,3年时间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5.8万亿元,超过之前8年处置额的总和。2020年上半年处置不良贷款1.06万亿元,同比增加1689亿元。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之比已由高峰期的128%降至2019年末的82%。

此外,“房住不炒”政策得到有效贯彻。持续开展30多个重点城市房地产贷款专项检查,压缩对杠杆率过高、财务负担过重房企的过度授信,加大对“首付贷”、消费贷资金流入房市的查处力度,引导银行资金重点支持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民生工程和居民合理自住购房需求。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稳步增长,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助推房地产民生属性逐步回归。

在持续厚植银行机构合规文化方面,其中,近两年银行机构累计制定、修订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5.91万个,开发完善流程系统9228个,涵盖各主要业务领域和环节。

保险机构非理性竞争态势有所放缓

经过持续努力,非银行领域市场乱象治理成效凸显。银保监会非银检查局副局长杨玉山表示,这使得市场乱象有所遏制,风险隐患进一步揭示。

其中,保险机构非理性竞争态势有所放缓,2019年车险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3.87个百分点,保险资金运用总体保持稳健审慎,2018年以来未发生非理性举牌等激进投资行为。截至2019年末,保险业各类资产中流动性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超过70%,银行存款和债券占比约50%,与全球主要国家保险资产配置基本一致。

信托业多层嵌套和同业通道业务规模持续压缩。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事务管理类信托资产较2017年末历史最高点减少6.07万亿元,不符合产品嵌套要求的信托项目规模较资管新规出台时压降43.55%。

非银行机构回归本源力度进一步加大,偏离主业、盲目扩张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其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回归主责主业力度加大,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4家AMC不良资产业务收入在母公司收入中占比72.57%,较2017年初上升了4.02个百分点;表外管理资产1.15万亿元,较2017年初下降37.66%。

保险业支持民生改善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6月末,保险业在企业年金市场共计为7万多家企业提供受托管理服务,覆盖1400多万人,累计受托管理资产超过1万亿元;养老年金保险期末有效保单7447万件,积累保险责任违约金5471亿元。

截至2020年6月末,信托业直接投入实体经济的信托资产余额13.33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资产余额的62.65%,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3.62个百分点;投向小微企业的信托资产余额2.34万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余额10.99%,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48个百分点。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