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松花江畔交响曲

农行吉林市分行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0-10-14 08:47:45    作者:黄英姿 赵修彬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黄英姿 记者 赵修彬

近年来,农业银行吉林市分行把加大对新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服务力度作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有效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面临的融资难、慢、贵问题,以金融力量推动现代农业要素快速集聚。

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万户、投放贷款30亿元;到9月末,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量户数1.52万户,余额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亿元。

绽“珠米”芳华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久负盛名的舒兰大米产地吉林省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的水稻基地里稻浪翻滚,丰收在望。金色的稻田里点缀的神农氏、龙王、神龟、牧童放牛等艺术稻草人神采各异、栩栩如生;架设在稻田上的玻璃栈道和木质栈道上,游客们面对田园美景不停地拍照留念……

“在农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着力打造‘智慧种植+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田园综合体,吸引了许多城里人来这里旅游打卡!”合作社负责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蔡雪对合作社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2014年,21岁的蔡雪从繁华的上海回到家乡舒兰市创业,成立了水稻专业合作社。初创成功的她决定把休闲农业与水稻种植结合起来,在着力打造“智慧种植+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的农业旅游文化过程,遇到了资金周转难题。农行舒兰支行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为其发放了80万元的“农担通”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现在,她经营的优质水稻田已达187公顷,涵盖两个乡镇的4个村,形成了完整的有机水稻产业链条,并带动乡亲们实现了脱贫致富。

吉林市位于世界黄金水稻带,素有“中国粳稻贡米之乡”之美誉。近年来,吉林市分行在原有信贷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推广农担通、“惠农e贷”等金融新产品,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单纯的大米加工业向种植和旅游产业双向延展。

“今年以来,我行已为东福实业、普康农业、禾鑫米业、有成米业等30户大米行业龙头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2.3亿元;为2,545个大米行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发放农户贷款3.5亿元” 该行三农金融部门负责人云小丰对记者介绍说。


吉林省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有机水稻喜获丰收。黄英姿/摄

促“酸菜”革命

记者走进吉林省田谷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隔着玻璃,只见工人们正在机械化无菌生产车间里忙碌着。宽大的车间里,100个8米高的医用不锈钢制成的大罐采用半地上的方式有序排列。“菜品需在这全封闭的白钢罐中经过地下恒温厌氧45天发酵,并使用巴氏低温灭菌系统杀菌后投放市场。疫情发生后,农行高效率放贷,帮我们打通了供应链条,确保了市场供给!”该企业负责人田作芬感激地说。

酸菜作为东北人的传统美食,近年来却因其含有亚硝酸盐而饱受诟病。田谷有机食品是以酸菜腌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涉农小微企业,其采用专利技术生产的有机酸菜因不含亚硝酸盐而深受市场欢迎。疫情发生后,公司接到的省内下游企业需求订单大幅度增加,为满足市场需求,该公司与当地6家蔬菜种植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冬储白菜供货合同,急需资金周转。对此,农行桦甸市支行通过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采用受托支付方式,为企业发放了45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确保了供货渠道畅通。

今年以来,农行吉林市分行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已投放涉农小微企业贷款3.3亿元,215户小微企业受益。

助六畜兴旺

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由于动物活体无法抵押,且畜牧养殖周期长、贷款额度大,一直以来,畜牧业“想贷贷不到、能贷贷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农行吉林市分行引进政府增信机制,通过“吉农牧贷”“农担通”以及“惠农e贷”等信贷产品,为吉林市畜牧业发展注入了金融动力。

记者走进位于桦甸市二道甸子镇大山深处的金牛牧业有限公司的生态养殖基地,现代化的流水养殖线上,工人们添加饲料、接种防疫、卫生消毒......一派繁忙的景象。“感谢农行一路相伴,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我们特事特办,发放了1500万元贷款,今年前9个月,已出栏育肥牛1500头。”公司负责人潘淑红介绍说。


桦甸市二道甸子镇大山深处金牛牧业有限公司的生态养殖基地,农民正在牧牛。 黄英姿/摄

2018年,金牛牧业为扩大养殖规模,急需大量资金购置肉牛。农行吉林市分行为其发放了500万元的“吉农牧贷”,由政府设立的风险补偿基金提供担保,为其解决了了抵押担保难题。今年疫情发生后,该公司作为重要生活物资骨干企业,急需购进饲料及补栏肉牛500头。农行吉林省、市、县三级行立即组成联合调查组,通过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贷前调查,结合企业经营及融资情况,采取突破制度、绿色通道等模式,又为该公司发放了1500万元的信用类贷款,保证了市场供应,并有效解决了当地养殖户卖牛难的问题。

截至9月末,该行已发放畜牧业贷款1.7亿元,350户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受益。


松花江畔交响曲

农行吉林市分行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0-14

□黄英姿 记者 赵修彬

近年来,农业银行吉林市分行把加大对新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服务力度作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有效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面临的融资难、慢、贵问题,以金融力量推动现代农业要素快速集聚。

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万户、投放贷款30亿元;到9月末,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量户数1.52万户,余额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亿元。

绽“珠米”芳华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久负盛名的舒兰大米产地吉林省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的水稻基地里稻浪翻滚,丰收在望。金色的稻田里点缀的神农氏、龙王、神龟、牧童放牛等艺术稻草人神采各异、栩栩如生;架设在稻田上的玻璃栈道和木质栈道上,游客们面对田园美景不停地拍照留念……

“在农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着力打造‘智慧种植+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田园综合体,吸引了许多城里人来这里旅游打卡!”合作社负责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蔡雪对合作社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2014年,21岁的蔡雪从繁华的上海回到家乡舒兰市创业,成立了水稻专业合作社。初创成功的她决定把休闲农业与水稻种植结合起来,在着力打造“智慧种植+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的农业旅游文化过程,遇到了资金周转难题。农行舒兰支行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为其发放了80万元的“农担通”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现在,她经营的优质水稻田已达187公顷,涵盖两个乡镇的4个村,形成了完整的有机水稻产业链条,并带动乡亲们实现了脱贫致富。

吉林市位于世界黄金水稻带,素有“中国粳稻贡米之乡”之美誉。近年来,吉林市分行在原有信贷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推广农担通、“惠农e贷”等金融新产品,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单纯的大米加工业向种植和旅游产业双向延展。

“今年以来,我行已为东福实业、普康农业、禾鑫米业、有成米业等30户大米行业龙头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2.3亿元;为2,545个大米行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发放农户贷款3.5亿元” 该行三农金融部门负责人云小丰对记者介绍说。


吉林省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有机水稻喜获丰收。黄英姿/摄

促“酸菜”革命

记者走进吉林省田谷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隔着玻璃,只见工人们正在机械化无菌生产车间里忙碌着。宽大的车间里,100个8米高的医用不锈钢制成的大罐采用半地上的方式有序排列。“菜品需在这全封闭的白钢罐中经过地下恒温厌氧45天发酵,并使用巴氏低温灭菌系统杀菌后投放市场。疫情发生后,农行高效率放贷,帮我们打通了供应链条,确保了市场供给!”该企业负责人田作芬感激地说。

酸菜作为东北人的传统美食,近年来却因其含有亚硝酸盐而饱受诟病。田谷有机食品是以酸菜腌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涉农小微企业,其采用专利技术生产的有机酸菜因不含亚硝酸盐而深受市场欢迎。疫情发生后,公司接到的省内下游企业需求订单大幅度增加,为满足市场需求,该公司与当地6家蔬菜种植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冬储白菜供货合同,急需资金周转。对此,农行桦甸市支行通过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采用受托支付方式,为企业发放了45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确保了供货渠道畅通。

今年以来,农行吉林市分行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已投放涉农小微企业贷款3.3亿元,215户小微企业受益。

助六畜兴旺

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由于动物活体无法抵押,且畜牧养殖周期长、贷款额度大,一直以来,畜牧业“想贷贷不到、能贷贷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农行吉林市分行引进政府增信机制,通过“吉农牧贷”“农担通”以及“惠农e贷”等信贷产品,为吉林市畜牧业发展注入了金融动力。

记者走进位于桦甸市二道甸子镇大山深处的金牛牧业有限公司的生态养殖基地,现代化的流水养殖线上,工人们添加饲料、接种防疫、卫生消毒......一派繁忙的景象。“感谢农行一路相伴,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我们特事特办,发放了1500万元贷款,今年前9个月,已出栏育肥牛1500头。”公司负责人潘淑红介绍说。


桦甸市二道甸子镇大山深处金牛牧业有限公司的生态养殖基地,农民正在牧牛。 黄英姿/摄

2018年,金牛牧业为扩大养殖规模,急需大量资金购置肉牛。农行吉林市分行为其发放了500万元的“吉农牧贷”,由政府设立的风险补偿基金提供担保,为其解决了了抵押担保难题。今年疫情发生后,该公司作为重要生活物资骨干企业,急需购进饲料及补栏肉牛500头。农行吉林省、市、县三级行立即组成联合调查组,通过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贷前调查,结合企业经营及融资情况,采取突破制度、绿色通道等模式,又为该公司发放了1500万元的信用类贷款,保证了市场供应,并有效解决了当地养殖户卖牛难的问题。

截至9月末,该行已发放畜牧业贷款1.7亿元,350户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受益。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