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中国人寿:青山写华章,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10-14 16:29:17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

怎样的扶贫才是贫困地区人民美好生活的永续保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用行动交出答卷:中国人寿的“扶贫保”工程以党建扶贫引领、保险扶贫产品、金融扶贫服务、产业扶贫投资、扶贫教育培训、社会扶贫公益六个体系为支柱,其中,产业扶贫投资体系是国寿扶贫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建立经济良性循环的有效保障。

如习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人寿扶贫队伍正是依托着当地的绿水青山,帮扶成就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深挖“造血”力量

都知道扶贫“输血不如造血”,想要有成效、可持续地“造血”,则须依靠当地特色资源找到出路。

为了盘活农村资源,中国人寿的扶贫队在全国各地帮扶点深入调研,不断尝试,通过挖掘和发挥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帮扶建立起一个个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并不断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升级,助力贫困地区人群增收增益。

中国人寿的产业扶贫项目不仅帮助许多贫困人口解决就业问题,大幅增加贫困村集体和贫困人群的收益,更重要的是促进了贫困户的观念转变,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脱贫信心,成为脱贫攻坚道路上重要的着力点。

产业扶贫的难点是市场与销路,中国人寿利用国寿电商公司平台协助推广贫困地区特定产品,扩大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售范围,提高消费扶贫规模,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为产业持续发展解决的后顾之忧。

在产业扶贫投资体系中,中国人寿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保险资金在贫困地区的投资倾斜,通过专项投资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助推地方经济建设。

2019年,中国人寿在全国各地帮扶点实施帮扶项目457个,投入产业帮扶资金4282万元,为贫困地区引进扶贫企业14个,完成电商扶贫2677万元,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助力当地政府,帮助42981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脱贫。

守好绿色“宝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20年春夏之交,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的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高塘镇傅井村,农田里镶嵌着的一道道回沟已然布满绿意,随着安徽宣布解封,村民蒋成军和同村的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

“时间刚刚好,赶上了4月份小龙虾种苗下田的关键期。”清理、蓄水之后,一筐筐鲜活体旺的虾苗转眼就落入回沟在水里肆意游开,与不远处村容优美的傅井村俨然交融成一幅幸福的画卷。

但当时光回溯到三年前,中国人寿安徽六安分公司魏昶初到傅井村任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时,却是另一番景象:全村1351户,5102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74户744人,当年整村贫困发生率14.58%,因为穷,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除个别种粮大户外,剩余村民只是种些口粮,几乎年年无结余,“软弱涣散”是常态。

脱贫是攻坚战,致富是持久战。魏昶到任后没走以往扶贫的老路子,而是发起了“绿色攻势”。

“村子里人均不到3亩地,种口粮能糊口但没效益,要有质量的脱贫,就得发挥地方特色,形成高产值、可持续且具有吸引力的产业。”吃住在村里的魏昶,白天围着村子转,几乎走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晚上围着网络转,跟中国人寿的同事一起查阅了几乎所有能查阅到的农业项目,最终选定“稻虾养殖”项目。

说服村两委和乡亲的过程虽然波折,但魏昶用真心换来了支持。“我们村水好、渠多,种稻子、养虾子,有我们公司“中国人寿”的支持,只要大家肯下辛苦,一定行。”2017年当年,130户贫困户参与其中,当年脱贫。

“养两年的老母鸡卖的钱也不如我们养十几天的龙虾卖钱多,现在,我们不是贫困户,眼看就要小康了!”三年前的贫困户们如是说。

于此同时,自傅井村一路向北,在与之相距278公里的河南省商丘虞城县刘集乡刘皮村,“一年三熟”的头两茬优质小麦、甜玉米、优质冬瓜、娃娃菜、大豆均已收获销售,第三茬荠荠菜已育苗养护,亩均经济效益近万元的收入让其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而这亦是中国人寿绿色扶贫战略的收益者。

3年前,中国人寿商丘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围绕村子地多但作物单一且经济价值较低的现状,找专家、询政策、跑市场,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引进绿色有机的“一年三熟”种植体系和品种,将原本亩均经济效益仅有几百元的麦茬棒或棒茬麦成功切换优质小麦、甜玉米、娃娃菜、优质冬瓜、荠荠菜等年亩均产值近万元的种植轨道上来,今年采取“优质小麦、优质冬瓜、荠荠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的贫困户卢虞城仅优质冬瓜一项2.5亩地收入20760元(2.5亩地,卖34600斤,每斤0.6元,合计收入20760元,平均每亩8304元)。

不仅种植户收入高了,当地的贫困人群就业也带动起来了,“摘一斤菜3毛钱,每天像割草一样捥个三、五百斤,一个月挣的钱顶我之前好几年挣的钱。”腿脚不便的贫户户刘奶奶说。

而为了帮助刘皮村实现更完善的“造血”功能,中国人寿商丘分公司还协助引进了“豫兴源食品有限公司”等融产销于一体的农副产品经营企业,不仅保证了种植户的稳定收入,安置了贫困户25户,72人,同时还吸引了一批在外务工人员回村守家工作或创业。

截至日前,刘皮村已种植糯玉米100亩、甜玉米800亩、冬瓜200亩、娃娃菜100亩,荠荠菜1000亩,同时还有占地30亩的9座高效温室大棚,带动了贫困户60户187人……

如今的刘皮村不仅贫困户脱了贫,昔日的后进村还摇身一遍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五好家庭32户,十星级文明户75户,党员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各32户。

有田可种固然好,没田可种,绿色发展的路子也要走。在傅井村东南770公里处,中国人寿浙江分公司的驻村工作组在方溪乡上陆村已经度过了9个月,9个月的时间里,在扶贫工作组的积极努力下完成了上陆村A级景区溪边游步道工程、道路景观墙工程,并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功为上陆村申请到A级景区资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家不能来旅游只是暂时的,但我们这么好的环境和设施,将来不愁不小康。”上陆村贫困户田大姐难掩激动之情。

傅井村、刘皮村、上陆村的故事只是中国人寿在全国各地帮扶点推进产业扶贫的几个小小缩影。

中国人寿凭借机构多、布局广、人才储备足的优势,上下一盘棋,坚持“脱贫要精准,致富可持续,发展要绿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将产业扶贫的经验在全国各地持续推广落地,坚持“脱贫要精准,致富可持续,发展要绿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人寿的绿色扶贫模式,已然成为中国保险业扶贫领域的领跑者,成为扶贫“国家队”的优秀代表。

最真诚的信念在岁月洗礼中历久弥坚,最伟大的事业经过时间沉淀方能感受其澎湃力量。在国寿人看来,收官之年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过往的成绩激励国寿人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继续投身这场战役,不辱使命、不负所托。


中国人寿:青山写华章,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0-14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

怎样的扶贫才是贫困地区人民美好生活的永续保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用行动交出答卷:中国人寿的“扶贫保”工程以党建扶贫引领、保险扶贫产品、金融扶贫服务、产业扶贫投资、扶贫教育培训、社会扶贫公益六个体系为支柱,其中,产业扶贫投资体系是国寿扶贫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建立经济良性循环的有效保障。

如习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人寿扶贫队伍正是依托着当地的绿水青山,帮扶成就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深挖“造血”力量

都知道扶贫“输血不如造血”,想要有成效、可持续地“造血”,则须依靠当地特色资源找到出路。

为了盘活农村资源,中国人寿的扶贫队在全国各地帮扶点深入调研,不断尝试,通过挖掘和发挥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帮扶建立起一个个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并不断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升级,助力贫困地区人群增收增益。

中国人寿的产业扶贫项目不仅帮助许多贫困人口解决就业问题,大幅增加贫困村集体和贫困人群的收益,更重要的是促进了贫困户的观念转变,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脱贫信心,成为脱贫攻坚道路上重要的着力点。

产业扶贫的难点是市场与销路,中国人寿利用国寿电商公司平台协助推广贫困地区特定产品,扩大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售范围,提高消费扶贫规模,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为产业持续发展解决的后顾之忧。

在产业扶贫投资体系中,中国人寿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保险资金在贫困地区的投资倾斜,通过专项投资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助推地方经济建设。

2019年,中国人寿在全国各地帮扶点实施帮扶项目457个,投入产业帮扶资金4282万元,为贫困地区引进扶贫企业14个,完成电商扶贫2677万元,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助力当地政府,帮助42981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脱贫。

守好绿色“宝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20年春夏之交,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的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高塘镇傅井村,农田里镶嵌着的一道道回沟已然布满绿意,随着安徽宣布解封,村民蒋成军和同村的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

“时间刚刚好,赶上了4月份小龙虾种苗下田的关键期。”清理、蓄水之后,一筐筐鲜活体旺的虾苗转眼就落入回沟在水里肆意游开,与不远处村容优美的傅井村俨然交融成一幅幸福的画卷。

但当时光回溯到三年前,中国人寿安徽六安分公司魏昶初到傅井村任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时,却是另一番景象:全村1351户,5102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74户744人,当年整村贫困发生率14.58%,因为穷,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除个别种粮大户外,剩余村民只是种些口粮,几乎年年无结余,“软弱涣散”是常态。

脱贫是攻坚战,致富是持久战。魏昶到任后没走以往扶贫的老路子,而是发起了“绿色攻势”。

“村子里人均不到3亩地,种口粮能糊口但没效益,要有质量的脱贫,就得发挥地方特色,形成高产值、可持续且具有吸引力的产业。”吃住在村里的魏昶,白天围着村子转,几乎走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晚上围着网络转,跟中国人寿的同事一起查阅了几乎所有能查阅到的农业项目,最终选定“稻虾养殖”项目。

说服村两委和乡亲的过程虽然波折,但魏昶用真心换来了支持。“我们村水好、渠多,种稻子、养虾子,有我们公司“中国人寿”的支持,只要大家肯下辛苦,一定行。”2017年当年,130户贫困户参与其中,当年脱贫。

“养两年的老母鸡卖的钱也不如我们养十几天的龙虾卖钱多,现在,我们不是贫困户,眼看就要小康了!”三年前的贫困户们如是说。

于此同时,自傅井村一路向北,在与之相距278公里的河南省商丘虞城县刘集乡刘皮村,“一年三熟”的头两茬优质小麦、甜玉米、优质冬瓜、娃娃菜、大豆均已收获销售,第三茬荠荠菜已育苗养护,亩均经济效益近万元的收入让其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而这亦是中国人寿绿色扶贫战略的收益者。

3年前,中国人寿商丘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围绕村子地多但作物单一且经济价值较低的现状,找专家、询政策、跑市场,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引进绿色有机的“一年三熟”种植体系和品种,将原本亩均经济效益仅有几百元的麦茬棒或棒茬麦成功切换优质小麦、甜玉米、娃娃菜、优质冬瓜、荠荠菜等年亩均产值近万元的种植轨道上来,今年采取“优质小麦、优质冬瓜、荠荠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的贫困户卢虞城仅优质冬瓜一项2.5亩地收入20760元(2.5亩地,卖34600斤,每斤0.6元,合计收入20760元,平均每亩8304元)。

不仅种植户收入高了,当地的贫困人群就业也带动起来了,“摘一斤菜3毛钱,每天像割草一样捥个三、五百斤,一个月挣的钱顶我之前好几年挣的钱。”腿脚不便的贫户户刘奶奶说。

而为了帮助刘皮村实现更完善的“造血”功能,中国人寿商丘分公司还协助引进了“豫兴源食品有限公司”等融产销于一体的农副产品经营企业,不仅保证了种植户的稳定收入,安置了贫困户25户,72人,同时还吸引了一批在外务工人员回村守家工作或创业。

截至日前,刘皮村已种植糯玉米100亩、甜玉米800亩、冬瓜200亩、娃娃菜100亩,荠荠菜1000亩,同时还有占地30亩的9座高效温室大棚,带动了贫困户60户187人……

如今的刘皮村不仅贫困户脱了贫,昔日的后进村还摇身一遍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五好家庭32户,十星级文明户75户,党员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各32户。

有田可种固然好,没田可种,绿色发展的路子也要走。在傅井村东南770公里处,中国人寿浙江分公司的驻村工作组在方溪乡上陆村已经度过了9个月,9个月的时间里,在扶贫工作组的积极努力下完成了上陆村A级景区溪边游步道工程、道路景观墙工程,并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功为上陆村申请到A级景区资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家不能来旅游只是暂时的,但我们这么好的环境和设施,将来不愁不小康。”上陆村贫困户田大姐难掩激动之情。

傅井村、刘皮村、上陆村的故事只是中国人寿在全国各地帮扶点推进产业扶贫的几个小小缩影。

中国人寿凭借机构多、布局广、人才储备足的优势,上下一盘棋,坚持“脱贫要精准,致富可持续,发展要绿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将产业扶贫的经验在全国各地持续推广落地,坚持“脱贫要精准,致富可持续,发展要绿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人寿的绿色扶贫模式,已然成为中国保险业扶贫领域的领跑者,成为扶贫“国家队”的优秀代表。

最真诚的信念在岁月洗礼中历久弥坚,最伟大的事业经过时间沉淀方能感受其澎湃力量。在国寿人看来,收官之年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过往的成绩激励国寿人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继续投身这场战役,不辱使命、不负所托。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