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前8月金融系统让利超万亿

全年为实体经济减负目标可实现

发布时间:2020-10-15 07:56:01    作者:许予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实习记者 许予朋

10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当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总体来看,当前全社会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除了继续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的工作也在持续推进。据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介绍,根据最新的数据估算,前8个月,金融系统为实体经济减负已超过1万亿元,其中通过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减负约5260亿元。同时,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工具抓紧推进,约为实体经济减负2000亿元。各项政策效果持续体现,可以实现全年减负1.5万亿元的既定目标。

M2增速超出市场预期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0.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当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48万亿元,比上月少增1023亿元,但比去年同期多增9658亿元。前9个月社会融资规模累计新增29.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9万亿元。

据阮健弘介绍,社融增量变化呈现三大结构性特点:首先,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69万亿元,接近去年全年16.88万亿元的水平,比去年同期是多增了2.79万亿元。其次,实体经济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获得的直接融资大幅增加。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企业的债券净融资是4.1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5万亿元;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099亿元,较上年同期多3756亿元。最后,金融体系配合财政持续发力,政府债券融资力度加强。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为6.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4万亿元。

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6.41万亿元,较同期增长10.9%,高于市场普遍预期。M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2.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23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1个和4.7个百分点。

对此,交通银行研究中心分析指出,“本月政府债券发行量有所减少,加之资金到位后财政支出开始发力,财政存款大幅减少8317亿元,对M2增速从上月拖累项转为主要支撑力量。”

中长期贷款为经济恢复护航

贷款方面,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5.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9.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发布会上,阮健弘特别介绍了与实体经济联系最紧密的企业贷款发放情况。据介绍,9月末,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2.3%,比上年末及上年同期分别高了1.8和1.9个百分点;企业贷款累计新增10.8万亿元,同比多增2.6万亿元。

从发放结构上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从3月份开始持续加快,到9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为14.8%,达到2018年以来的最高点。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已经连续11个月上升,而高新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更是保持快速增长,贷款余额增速达到45.8%,比上年末提高了4.9个百分点。

“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量是7.25万亿元,长期资金能稳定企业的信心。企业中长期贷款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进一步增长。”阮健弘强调。

此外,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特别介绍了前三季度小微企业融资情况:今年前三季度小微企业融资新增3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128万户,同比增长21.8%;前三季度新增429万户,与去年同期增量基本相当。9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是4.92%,较2019年12月下降了0.96个百分点。

“今年,小微企业融资呈现了量增、面扩、价降的良好趋势,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也带动了更多的就业。”彭立峰说。

特殊时期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

央行行长易纲此前在第12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预计带动全年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融规模增量超过30万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前9个月社会融资规模累计新增29.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9万亿元。新增社融规模较大幅度超出市场预期,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对此,阮健弘回应,前三季度信贷和社融增速依旧合理,还没有到偏快增长的状况。

“2017年,我们提出了稳杠杆政策,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同时存量的债务风险也得到了有效和有序的释放。今年我们碰到了特殊的情况,前期的工作对今年实体经济增加新增债务创造了条件和空间。”阮健弘说,“宏观杠杆率的回升是宏观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国民经济恢复的一个体现,应该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这个政策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它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效率明显提升,突出的体现就是国民经济稳步恢复。二季度GDP的增速已经实现了正增长,预计三季度GDP的增速会进一步提升,这也为未来更好地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了条件。”


前8月金融系统让利超万亿

全年为实体经济减负目标可实现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0-15

□实习记者 许予朋

10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当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总体来看,当前全社会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除了继续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的工作也在持续推进。据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介绍,根据最新的数据估算,前8个月,金融系统为实体经济减负已超过1万亿元,其中通过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减负约5260亿元。同时,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工具抓紧推进,约为实体经济减负2000亿元。各项政策效果持续体现,可以实现全年减负1.5万亿元的既定目标。

M2增速超出市场预期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0.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当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48万亿元,比上月少增1023亿元,但比去年同期多增9658亿元。前9个月社会融资规模累计新增29.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9万亿元。

据阮健弘介绍,社融增量变化呈现三大结构性特点:首先,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69万亿元,接近去年全年16.88万亿元的水平,比去年同期是多增了2.79万亿元。其次,实体经济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获得的直接融资大幅增加。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企业的债券净融资是4.1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5万亿元;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099亿元,较上年同期多3756亿元。最后,金融体系配合财政持续发力,政府债券融资力度加强。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为6.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4万亿元。

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6.41万亿元,较同期增长10.9%,高于市场普遍预期。M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2.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23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1个和4.7个百分点。

对此,交通银行研究中心分析指出,“本月政府债券发行量有所减少,加之资金到位后财政支出开始发力,财政存款大幅减少8317亿元,对M2增速从上月拖累项转为主要支撑力量。”

中长期贷款为经济恢复护航

贷款方面,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5.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9.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发布会上,阮健弘特别介绍了与实体经济联系最紧密的企业贷款发放情况。据介绍,9月末,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2.3%,比上年末及上年同期分别高了1.8和1.9个百分点;企业贷款累计新增10.8万亿元,同比多增2.6万亿元。

从发放结构上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从3月份开始持续加快,到9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为14.8%,达到2018年以来的最高点。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已经连续11个月上升,而高新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更是保持快速增长,贷款余额增速达到45.8%,比上年末提高了4.9个百分点。

“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量是7.25万亿元,长期资金能稳定企业的信心。企业中长期贷款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进一步增长。”阮健弘强调。

此外,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特别介绍了前三季度小微企业融资情况:今年前三季度小微企业融资新增3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128万户,同比增长21.8%;前三季度新增429万户,与去年同期增量基本相当。9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是4.92%,较2019年12月下降了0.96个百分点。

“今年,小微企业融资呈现了量增、面扩、价降的良好趋势,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也带动了更多的就业。”彭立峰说。

特殊时期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

央行行长易纲此前在第12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预计带动全年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融规模增量超过30万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前9个月社会融资规模累计新增29.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9万亿元。新增社融规模较大幅度超出市场预期,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对此,阮健弘回应,前三季度信贷和社融增速依旧合理,还没有到偏快增长的状况。

“2017年,我们提出了稳杠杆政策,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同时存量的债务风险也得到了有效和有序的释放。今年我们碰到了特殊的情况,前期的工作对今年实体经济增加新增债务创造了条件和空间。”阮健弘说,“宏观杠杆率的回升是宏观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国民经济恢复的一个体现,应该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这个政策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它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效率明显提升,突出的体现就是国民经济稳步恢复。二季度GDP的增速已经实现了正增长,预计三季度GDP的增速会进一步提升,这也为未来更好地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了条件。”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