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局长对话】长三角一体化要靠“金融一盘棋”

——对话安徽银保监局局长周家龙

发布时间:2020-11-06 08:42:03    作者:于晗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 将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和高效利用监管资源为导向,加强跨地区监管合作,强化监管政策协同,健全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不断提升监管工作效能

● 金融要跟着新兴产业走

● 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政策在皖落地落实,在贸易融资、跨境投融资、离岸金融、金融租赁等领域深化改革开放和创新

□记者 于晗

2020年是全面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近日,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杜增良与安徽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家龙在安徽合肥展开对话,针对安徽银行业保险业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金融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疫情期间支持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以及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杜增良:今年8月18日-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并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请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安徽银行业保险业的改革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周家龙: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安徽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是推动安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总纲领、总方针、总思路,为安徽银行业保险业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发展路径,提供了监管遵循。对于安徽银行业保险业来说,未来要把支持安徽发展放到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去谋篇布局。

长三角经济总量大、发展机会多、辐射范围广,特别是金融机构聚集、资金资源集中、先进经验密集,一体化建设必然会给安徽带来诸多机遇。从金融层面看,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更多的机构、资金、资本、人才将会聚集安徽、服务安徽,对全省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立足安徽的创新产业优势,安徽银行业保险业要“围绕产业链,配置资金链(金融链)”。充分利用安徽省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和长三角产业链一体化配置布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支持科技创新的服务体系,为安徽省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监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安徽银保监局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相互对接,着眼“一体化”和“一盘棋”,完善长三角监管合作机制,联合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全省银行业保险业风险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围绕创新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也促进了银行保险机构健康转型,并前瞻性下好防范金融风险先手棋。

目前,安徽省银行业保险业发展态势不断向好,但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动性还不够,总量差距和结构性短板仍待补足。如何有效地实现区域监管政策、监管行动、监管信息协同,如何有效地构建区域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也是当前监管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下一步,安徽银保监局将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和高效利用监管资源为导向,加强跨地区监管合作,强化监管政策协同,健全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不断提升监管工作效能。

杜增良: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已成为安徽的显著优势,安徽银保监局在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引领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安徽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打算?

周家龙:为支持安徽积极参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银保监局研究起草了《关于扎实推进安徽银行业保险业一体化建设和支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召开座谈会充分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的意见建议。下一步,安徽银保监局将加大力度进一步推动《意见》的落地实施。

在长三角地区,安徽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转化方面的金融资源配置比例与这些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不匹配,差距较大。另外,安徽新兴产业主要由行业核心企业支撑,产业发展还需要由点到面,需要更多“链长”企业和“群主”企业,激活产业链生态的发展。为此,安徽银行业保险业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入与保险保障。大力支持实施“个十百千”工程,聚焦供应链一体化发展中的核心企业和链属企业,特别是100个左右“群主”企业、“链长”企业,1000个左右在行业有重要影响力的“小巨人”企业,完善全产业链的价值链图谱,提升产业链整体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要跟着新兴产业走。近年来,安徽银行业保险业积极搭建科创平台,全力支持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配置资金链,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与专业投资机构建立市场化长期性合作机制,积极开展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保险等业务。

在科技攻坚和成果转化方面,安徽银保监局支持探索“科技成果+市场需求+金融服务+产业基地”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协作机制。此外,安徽还在推进“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转化交易机制建设,在国家层面“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基础上纳入了金融要素,凸显了安徽对金融在科技攻坚和成果转化方面的超前思维。

在整体思路上,安徽既要构建起资金链与产业链的配套,还要充分发挥银行与保险的体系协同优势,形成“融资+保险”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在风险保障方面,要发挥好保险“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目前,安徽银保监局还在深入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首版次软件保险等试点。着力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缓解企业产品投入市场的风险顾虑。

杜增良:今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新的经济与金融政策试验田,在安徽推动“制造强省”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安徽银保监局将如何作为?

周家龙:安徽银保监局将加强对标上海、江苏、浙江自贸试验区金融发展和监管实践经验,探索可复制推广路径。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探索建立专门的金融服务机制和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安徽自贸区与长三角一体化的联动与衔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政策在皖落地落实,在贸易融资、跨境投融资、离岸金融、金融租赁等领域深化改革开放和创新。

围绕“制造强省”战略,安徽银保监局全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聚焦支持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制造产业数字转型、技改研发、绿色升级,推动家电、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特别是加大对制造业重点项目的中长期金融支持,推动全省制造业贷款、先进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显著增长,逐步实现制造业贷款占比与制造业GDP贡献度基本匹配。

杜增良: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经济造成了冲击和影响,今年上半年表现尤为明显。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支持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安徽银保监局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周家龙:今年以来,安徽银保监局持续细化“六稳”“六保”工作举措,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在政策落实方面,提出贯彻落实17条举措,明确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降息减费让利等政策措施和要求。在纾困帮扶方面,全力推动困难企业到期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推动减费让利。继续推进“百行进万企”,深入开展“银税互动”,扩大企业受惠范围。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共向6371家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日常周转资金4531.61亿元。在保险保障方面,推动出口信用保险扩面、降费、提标,首次实现外贸型小微企业保障全覆盖。截至9月末,累计为1170.92万户次农户生产提供风险保障1245.28亿元,保障金额位列全国第六位、中部第一位。

接下来,安徽银保监局将继续用好各项政策。一是加强金融支持复工复产督查力度,引导、指导银行保险机构落实落地各项政策。二是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努力实现贷款增速有明显提升。在结构上,重点瞄准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等领域。三是继续强化监管督导。把落实“六稳”“六保”政策纳入现场检查。加强贷款资金流向监测、监管。四是组织开展大中型企业应急融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合理、可行的股权投资渠道和模式,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较大困难的优良大中型企业提供可转债、优先股等阶段性融资支持。

杜增良:受疫情因素影响,小微企业发展面临较多困难。今年以来,安徽银保监局采取了哪些措施?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夯实小微金融服务?

周家龙:一是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最长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免收罚息,不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企业征信记录。二是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加大对“首贷户”支持力度,扩大无还本续贷规模。开展服务收费整治,推动下调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引导银行机构实施利率优惠和息费减免。三是继续强化银企对接。截至9月末,安徽银行业累计对接小微企业73.81万户,发放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贷款6898.76亿元,银税合作贷款余额349.29亿元,同比增长87.48%。联合开展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性保险试点,为2721家小微企业提供复工复产风险保障3.27亿元。

下一步,安徽银保监局将重点开展两项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此外,安徽银保监局将积极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应急贷款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应急贷款融资担保专项风险补偿基金,重点支持制造业、外贸外资等领域,为符合条件的困难中小企业提供应急贷款支持,缓解流动性困难。


【局长对话】长三角一体化要靠“金融一盘棋”

——对话安徽银保监局局长周家龙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1-06

● 将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和高效利用监管资源为导向,加强跨地区监管合作,强化监管政策协同,健全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不断提升监管工作效能

● 金融要跟着新兴产业走

● 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政策在皖落地落实,在贸易融资、跨境投融资、离岸金融、金融租赁等领域深化改革开放和创新

□记者 于晗

2020年是全面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近日,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杜增良与安徽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家龙在安徽合肥展开对话,针对安徽银行业保险业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金融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疫情期间支持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以及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杜增良:今年8月18日-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并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请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安徽银行业保险业的改革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周家龙: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安徽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是推动安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总纲领、总方针、总思路,为安徽银行业保险业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发展路径,提供了监管遵循。对于安徽银行业保险业来说,未来要把支持安徽发展放到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去谋篇布局。

长三角经济总量大、发展机会多、辐射范围广,特别是金融机构聚集、资金资源集中、先进经验密集,一体化建设必然会给安徽带来诸多机遇。从金融层面看,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更多的机构、资金、资本、人才将会聚集安徽、服务安徽,对全省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立足安徽的创新产业优势,安徽银行业保险业要“围绕产业链,配置资金链(金融链)”。充分利用安徽省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和长三角产业链一体化配置布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支持科技创新的服务体系,为安徽省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监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安徽银保监局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相互对接,着眼“一体化”和“一盘棋”,完善长三角监管合作机制,联合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全省银行业保险业风险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围绕创新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也促进了银行保险机构健康转型,并前瞻性下好防范金融风险先手棋。

目前,安徽省银行业保险业发展态势不断向好,但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动性还不够,总量差距和结构性短板仍待补足。如何有效地实现区域监管政策、监管行动、监管信息协同,如何有效地构建区域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也是当前监管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下一步,安徽银保监局将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和高效利用监管资源为导向,加强跨地区监管合作,强化监管政策协同,健全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不断提升监管工作效能。

杜增良: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已成为安徽的显著优势,安徽银保监局在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引领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安徽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打算?

周家龙:为支持安徽积极参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银保监局研究起草了《关于扎实推进安徽银行业保险业一体化建设和支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召开座谈会充分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的意见建议。下一步,安徽银保监局将加大力度进一步推动《意见》的落地实施。

在长三角地区,安徽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转化方面的金融资源配置比例与这些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不匹配,差距较大。另外,安徽新兴产业主要由行业核心企业支撑,产业发展还需要由点到面,需要更多“链长”企业和“群主”企业,激活产业链生态的发展。为此,安徽银行业保险业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入与保险保障。大力支持实施“个十百千”工程,聚焦供应链一体化发展中的核心企业和链属企业,特别是100个左右“群主”企业、“链长”企业,1000个左右在行业有重要影响力的“小巨人”企业,完善全产业链的价值链图谱,提升产业链整体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要跟着新兴产业走。近年来,安徽银行业保险业积极搭建科创平台,全力支持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配置资金链,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与专业投资机构建立市场化长期性合作机制,积极开展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保险等业务。

在科技攻坚和成果转化方面,安徽银保监局支持探索“科技成果+市场需求+金融服务+产业基地”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协作机制。此外,安徽还在推进“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转化交易机制建设,在国家层面“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基础上纳入了金融要素,凸显了安徽对金融在科技攻坚和成果转化方面的超前思维。

在整体思路上,安徽既要构建起资金链与产业链的配套,还要充分发挥银行与保险的体系协同优势,形成“融资+保险”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在风险保障方面,要发挥好保险“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目前,安徽银保监局还在深入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首版次软件保险等试点。着力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缓解企业产品投入市场的风险顾虑。

杜增良:今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新的经济与金融政策试验田,在安徽推动“制造强省”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安徽银保监局将如何作为?

周家龙:安徽银保监局将加强对标上海、江苏、浙江自贸试验区金融发展和监管实践经验,探索可复制推广路径。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探索建立专门的金融服务机制和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安徽自贸区与长三角一体化的联动与衔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政策在皖落地落实,在贸易融资、跨境投融资、离岸金融、金融租赁等领域深化改革开放和创新。

围绕“制造强省”战略,安徽银保监局全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聚焦支持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制造产业数字转型、技改研发、绿色升级,推动家电、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特别是加大对制造业重点项目的中长期金融支持,推动全省制造业贷款、先进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显著增长,逐步实现制造业贷款占比与制造业GDP贡献度基本匹配。

杜增良: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经济造成了冲击和影响,今年上半年表现尤为明显。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支持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安徽银保监局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周家龙:今年以来,安徽银保监局持续细化“六稳”“六保”工作举措,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在政策落实方面,提出贯彻落实17条举措,明确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降息减费让利等政策措施和要求。在纾困帮扶方面,全力推动困难企业到期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推动减费让利。继续推进“百行进万企”,深入开展“银税互动”,扩大企业受惠范围。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共向6371家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日常周转资金4531.61亿元。在保险保障方面,推动出口信用保险扩面、降费、提标,首次实现外贸型小微企业保障全覆盖。截至9月末,累计为1170.92万户次农户生产提供风险保障1245.28亿元,保障金额位列全国第六位、中部第一位。

接下来,安徽银保监局将继续用好各项政策。一是加强金融支持复工复产督查力度,引导、指导银行保险机构落实落地各项政策。二是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努力实现贷款增速有明显提升。在结构上,重点瞄准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等领域。三是继续强化监管督导。把落实“六稳”“六保”政策纳入现场检查。加强贷款资金流向监测、监管。四是组织开展大中型企业应急融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合理、可行的股权投资渠道和模式,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较大困难的优良大中型企业提供可转债、优先股等阶段性融资支持。

杜增良:受疫情因素影响,小微企业发展面临较多困难。今年以来,安徽银保监局采取了哪些措施?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夯实小微金融服务?

周家龙:一是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最长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免收罚息,不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企业征信记录。二是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加大对“首贷户”支持力度,扩大无还本续贷规模。开展服务收费整治,推动下调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引导银行机构实施利率优惠和息费减免。三是继续强化银企对接。截至9月末,安徽银行业累计对接小微企业73.81万户,发放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贷款6898.76亿元,银税合作贷款余额349.29亿元,同比增长87.48%。联合开展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性保险试点,为2721家小微企业提供复工复产风险保障3.27亿元。

下一步,安徽银保监局将重点开展两项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此外,安徽银保监局将积极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应急贷款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应急贷款融资担保专项风险补偿基金,重点支持制造业、外贸外资等领域,为符合条件的困难中小企业提供应急贷款支持,缓解流动性困难。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