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首份竞争力指数报告建议

信托业应加大低风险标品投资

发布时间:2020-11-10 08:51:45    作者:樊融杰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樊融杰

近日,普益标准和光大信托联合发布了中国信托业首份《中国信托公司综合竞争力指数研究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信托业务逐渐向行业头部机构集中,《报告》建议各信托公司应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

《报告》通过构建竞争力指数体系,为信托公司和社会公众提供一套成体系的具有专业理论支撑和行业发展实践验证的参考标准,便于各方更全面地了解信托公司,有助于信托公司对照自身发展经历和资源禀赋,调整和打造自身专属的核心竞争力。

信托业务向头部集中

《报告》将信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指数拆分为三个分指数,包括聚焦于公司整体经营层面的“公司经营实力指数”、侧重各家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水平的“信托业务实力指数”和体现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产品发行能力的“集合资金产品发行指数”。

《报告》指出,从68家信托公司在过去8年的综合竞争力变化可以看出,不同信托公司在竞争力增长速度上有明显差异。

《报告》中关于信托公司综合竞争力指数结果显示,中信信托从2017-2019年连续3年稳居行业榜首。中航信托、平安信托、华润信托、外贸信托等公司也在过去3年间稳居行业前十。

在部分信托公司站稳行业头部地位时,信托行业内部也产生了一些较大的差距。《报告》显示,2019年时公司业务实力指数排名前十的信托公司的指数得分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其中,第一名的中信信托与第十名的华能信托差距明显,这在另外几个竞争力指数中未曾出现,反映出信托业务逐渐向行业头部机构集中。

《报告》认为,在转型重压下,龙头信托公司能够较好地处理业务合规性问题,但规模相对小一些的信托公司则只能通过压降部分业务的规模来度过转型阵痛期,使得龙头信托公司的管理资产规模集中度出现上升,带动信托资金规模、资产增速、不同类型信托资金占比等指标的变化,推动指数得分上行。

同时,《报告》从信托公司经营实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分析指出,部分规模较大、盈利水平较高、成长较快的信托公司有较为优秀的指数表现。在过去几年里,有不少信托公司通过稳扎稳打的耕耘,实现了竞争力的提升。

信托公司应明确自身发展定位

《报告》认为,从综合竞争力的结果来看,2019年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靠前的信托公司多在监管评级中获得A类信托公司,综合竞争力指数中游的信托公司也多被评为监管评级B类公司。不同竞争力水平、不同监管评级的信托公司在开展业务的资质审批、展业难易程度、风险控制水平都形成了一定的差异。

因此,《报告》认为竞争力较强的信托公司可定位于寻求创新发展--业务发展相对均衡的情况下,从业务种类的角度着手,拓展业务边界,加大创新力度,寻求资金信托新规的优解。

竞争力中游的信托公司定位于寻求创新与转型的均衡点--中游信托公司业务规模和种类相对竞争力强的信托公司有一定差距,且面临的转型压力较大,但其依旧具备创新的实力,因此,中游信托公司需要在业务转型升级与创新之间,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均衡点。

竞争力相对较低的信托公司则需要定位于解决转型压力--这部分信托公司通常业务存在偏科,例如过于集中于工商企业信托业务、过于依赖贷款类资金运用方式等,在资金信托新规的规范下,转型的压力较大,因此,中下游和下游的信托公司需要专注于当下,找到监管要求下信托业务发展的突破口。

加大低风险标品投资

受资管新规、资金信托新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等文件及监管导向的影响,信托行业非标产品所受约束加大,以“债券”、“股票”、ABS为代表的“标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信托公司的重视。

《报告》建议信托公司可以加大低风险标准化资产的投资及相关产品的发行,例如现金管理类信托产品,以此为契机切入标准化资产领域。

《报告》建议信托公司可以充分发挥过去在非标业务领域积累的经验,提高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赋能于标品投资。此外,优质客户资源也可以根据其风险偏好属性,引导其投资方向从非标债权类产品转向标品类信托产品。

锻造风控合规管理能力

信托行业展业40余年,已形成了一套具有信托特色的风险管理模式,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从信托公司的竞争力指数变化同样可以看出,部分信托公司或许在一段时期内快速发展,竞争力水平迅速提升,但在数个季度后,风险逐渐暴露,还衍生出一系列产品兑付纠纷,最终或面临亏损、或面临监管处罚、或被监管当局接管。

《报告》指出,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监管环境下,过去的风险管理模式或已无法适应信托公司的业务转型节奏,信托公司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提升抗风险能力,从前期项目尽调就开始严格把控风险,将风险控制贯穿到募集、投资、管理、兑付等业务全流程中。

随着刚性兑付被打破、标准化信托业务转型深入推进,信托公司需要更加重视尽责管理和投资管理,将风险责任由以往的偿付性风险转向管理性风险和操作风险,从公司品牌维护和可持续发展出发,加快构筑风控合规体系,锻造风控合规管理能力。


首份竞争力指数报告建议

信托业应加大低风险标品投资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1-10

□记者 樊融杰

近日,普益标准和光大信托联合发布了中国信托业首份《中国信托公司综合竞争力指数研究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信托业务逐渐向行业头部机构集中,《报告》建议各信托公司应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

《报告》通过构建竞争力指数体系,为信托公司和社会公众提供一套成体系的具有专业理论支撑和行业发展实践验证的参考标准,便于各方更全面地了解信托公司,有助于信托公司对照自身发展经历和资源禀赋,调整和打造自身专属的核心竞争力。

信托业务向头部集中

《报告》将信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指数拆分为三个分指数,包括聚焦于公司整体经营层面的“公司经营实力指数”、侧重各家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水平的“信托业务实力指数”和体现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产品发行能力的“集合资金产品发行指数”。

《报告》指出,从68家信托公司在过去8年的综合竞争力变化可以看出,不同信托公司在竞争力增长速度上有明显差异。

《报告》中关于信托公司综合竞争力指数结果显示,中信信托从2017-2019年连续3年稳居行业榜首。中航信托、平安信托、华润信托、外贸信托等公司也在过去3年间稳居行业前十。

在部分信托公司站稳行业头部地位时,信托行业内部也产生了一些较大的差距。《报告》显示,2019年时公司业务实力指数排名前十的信托公司的指数得分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其中,第一名的中信信托与第十名的华能信托差距明显,这在另外几个竞争力指数中未曾出现,反映出信托业务逐渐向行业头部机构集中。

《报告》认为,在转型重压下,龙头信托公司能够较好地处理业务合规性问题,但规模相对小一些的信托公司则只能通过压降部分业务的规模来度过转型阵痛期,使得龙头信托公司的管理资产规模集中度出现上升,带动信托资金规模、资产增速、不同类型信托资金占比等指标的变化,推动指数得分上行。

同时,《报告》从信托公司经营实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分析指出,部分规模较大、盈利水平较高、成长较快的信托公司有较为优秀的指数表现。在过去几年里,有不少信托公司通过稳扎稳打的耕耘,实现了竞争力的提升。

信托公司应明确自身发展定位

《报告》认为,从综合竞争力的结果来看,2019年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靠前的信托公司多在监管评级中获得A类信托公司,综合竞争力指数中游的信托公司也多被评为监管评级B类公司。不同竞争力水平、不同监管评级的信托公司在开展业务的资质审批、展业难易程度、风险控制水平都形成了一定的差异。

因此,《报告》认为竞争力较强的信托公司可定位于寻求创新发展--业务发展相对均衡的情况下,从业务种类的角度着手,拓展业务边界,加大创新力度,寻求资金信托新规的优解。

竞争力中游的信托公司定位于寻求创新与转型的均衡点--中游信托公司业务规模和种类相对竞争力强的信托公司有一定差距,且面临的转型压力较大,但其依旧具备创新的实力,因此,中游信托公司需要在业务转型升级与创新之间,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均衡点。

竞争力相对较低的信托公司则需要定位于解决转型压力--这部分信托公司通常业务存在偏科,例如过于集中于工商企业信托业务、过于依赖贷款类资金运用方式等,在资金信托新规的规范下,转型的压力较大,因此,中下游和下游的信托公司需要专注于当下,找到监管要求下信托业务发展的突破口。

加大低风险标品投资

受资管新规、资金信托新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等文件及监管导向的影响,信托行业非标产品所受约束加大,以“债券”、“股票”、ABS为代表的“标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信托公司的重视。

《报告》建议信托公司可以加大低风险标准化资产的投资及相关产品的发行,例如现金管理类信托产品,以此为契机切入标准化资产领域。

《报告》建议信托公司可以充分发挥过去在非标业务领域积累的经验,提高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赋能于标品投资。此外,优质客户资源也可以根据其风险偏好属性,引导其投资方向从非标债权类产品转向标品类信托产品。

锻造风控合规管理能力

信托行业展业40余年,已形成了一套具有信托特色的风险管理模式,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从信托公司的竞争力指数变化同样可以看出,部分信托公司或许在一段时期内快速发展,竞争力水平迅速提升,但在数个季度后,风险逐渐暴露,还衍生出一系列产品兑付纠纷,最终或面临亏损、或面临监管处罚、或被监管当局接管。

《报告》指出,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监管环境下,过去的风险管理模式或已无法适应信托公司的业务转型节奏,信托公司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提升抗风险能力,从前期项目尽调就开始严格把控风险,将风险控制贯穿到募集、投资、管理、兑付等业务全流程中。

随着刚性兑付被打破、标准化信托业务转型深入推进,信托公司需要更加重视尽责管理和投资管理,将风险责任由以往的偿付性风险转向管理性风险和操作风险,从公司品牌维护和可持续发展出发,加快构筑风控合规体系,锻造风控合规管理能力。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