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扶微助弱 应变创新——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召开

发布时间:2020-11-19 08:30:57    作者:许予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实习记者 许予朋

第六届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2020IFCFI)于11月18日至19日在京召开。本届论坛围绕“扶微助弱,应变创新”主题,深入探讨微弱经济体的韧性、公共政策的有效性、金融科技的创新与规范以及全球背景下的普惠金融等议题。

微弱经济体是经济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经济增长、创业创新,同时还事关社会稳定、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来自监管部门、传统银行业、互联网金融业、小额信贷公司的行业领军者、学者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阐释普惠金融这一深刻主题的发展与未来。

公共政策在普惠金融领域纾困应变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纪敏认为,从金融方面看,公共政策的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具体表现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同时实现了对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此外,政策在动态调整方面也能贴合疫情防控及经济发展态势,效果比较显著。

传统银行业依然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潘光伟披露,疫情发生以来,金融机构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为市场主体减负。目前,银行业已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目标;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已对超过3.7万亿元的中小微企业和外贸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预计全年可为市场主体减负3600亿元左右。

此外,潘光伟介绍,截至11月15日,已经达成合作且实际授信的小微企业数量超13.96万户,实际授信金额6723.15亿元,实现了金融活水向中小微企业“精准滴灌”。

随着网络、支付、征信、标准普惠金融软硬件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互联网金融在小微、“三农”、扶贫等重点领域提升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认为,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应用,电商金融、移动金融、在线供应链金融等数字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发展,明显实现了普惠金融服务在直达性、适当性和匹配性上的边际改善。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环境下,中国经济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非接触、不间断、高效率的数字普惠金融在抗疫情、助小微、稳经济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东荣说。

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党委书记、会长王非分享了小贷行业在抗疫战斗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也提出如何使小贷公司实施高质量的发展仍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保持信心和定力,拥抱监管,灵活应对外界变化,不过多涉及消费金融,是这一行业实现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

围绕相关议题,本届论坛期间还发布了《微弱经济与普惠金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绿皮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在绿皮书的发布仪式中表示:“普惠金融生态体系的建设,应包含储蓄、信贷、保险、信托、理财、资本市场。每一种金融工具都要在普惠金融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对微弱经济体的金融服务才会逐步深化。”


扶微助弱 应变创新——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召开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1-19

□实习记者 许予朋

第六届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2020IFCFI)于11月18日至19日在京召开。本届论坛围绕“扶微助弱,应变创新”主题,深入探讨微弱经济体的韧性、公共政策的有效性、金融科技的创新与规范以及全球背景下的普惠金融等议题。

微弱经济体是经济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经济增长、创业创新,同时还事关社会稳定、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来自监管部门、传统银行业、互联网金融业、小额信贷公司的行业领军者、学者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阐释普惠金融这一深刻主题的发展与未来。

公共政策在普惠金融领域纾困应变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纪敏认为,从金融方面看,公共政策的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具体表现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同时实现了对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此外,政策在动态调整方面也能贴合疫情防控及经济发展态势,效果比较显著。

传统银行业依然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潘光伟披露,疫情发生以来,金融机构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为市场主体减负。目前,银行业已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目标;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已对超过3.7万亿元的中小微企业和外贸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预计全年可为市场主体减负3600亿元左右。

此外,潘光伟介绍,截至11月15日,已经达成合作且实际授信的小微企业数量超13.96万户,实际授信金额6723.15亿元,实现了金融活水向中小微企业“精准滴灌”。

随着网络、支付、征信、标准普惠金融软硬件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互联网金融在小微、“三农”、扶贫等重点领域提升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认为,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应用,电商金融、移动金融、在线供应链金融等数字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发展,明显实现了普惠金融服务在直达性、适当性和匹配性上的边际改善。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环境下,中国经济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非接触、不间断、高效率的数字普惠金融在抗疫情、助小微、稳经济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东荣说。

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党委书记、会长王非分享了小贷行业在抗疫战斗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也提出如何使小贷公司实施高质量的发展仍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保持信心和定力,拥抱监管,灵活应对外界变化,不过多涉及消费金融,是这一行业实现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

围绕相关议题,本届论坛期间还发布了《微弱经济与普惠金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绿皮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在绿皮书的发布仪式中表示:“普惠金融生态体系的建设,应包含储蓄、信贷、保险、信托、理财、资本市场。每一种金融工具都要在普惠金融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对微弱经济体的金融服务才会逐步深化。”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