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相聚资本梁辉:升维思考、降维研判,投资是平衡的艺术

发布时间:2020-11-25 18:29:29    作者:黄明明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黄明明】

作为私募基金,相聚资本从成立至今,用五年的时间实现了稳健而快速的成长,创始人、总经理梁辉身上有着典型的工科男特质,务实、冷静、理性。清华计算机专业和经济专业跨学科背景,让他以“工程师”气质和“工程式”思维,打造出属于相聚特色的投资体系和选股逻辑。

“我希望每次的投资决策都依赖严密的分析和推导做出,每个环节都有技术含量和逻辑支撑,剔除情绪和感觉对决策的干扰,减少对概念化炒作的任何参与和追逐。”梁辉强调。

梁辉认为,优秀基金经理需有四大品质:知识全面、独立思考、情绪稳定和纪律严明。实际上,这些也是梁辉自己的工作信条和生活方式。

用业绩说话,以严谨推导抓准确定性机会

每次接受媒体采访,从舒适随意的着装,到平易直接的表达,工科特质的梁辉习惯于少说多做,“用业绩说话”是他深入内心的职业理念。

临近年底,相聚再一次给投资者交出了年度成绩单:在“格上财富2020年上半年中国证券私募基金巅峰榜”——股票型·北京地区榜单中位列第一,入选“2020英华奖中国私募基金50强”,荣登“格隆汇中国最具实力私募基金榜2020年度品牌实力TOP10”;梁辉个人管理的产品,业绩屡创新高。

市场在波动,投资环境在变化,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去实现交易的合理性,是梁辉工作的核心内容。

芒格曾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属于我的重大机会,只有少数几个,关键要让自己做好准备,当少数的几个机会来临时,把他们抓住了。”做人做事,成就事业,似乎都可套用这位与巴菲特联手缔造投资神话的投资大师,对自己成功之道的总结。不过,知易行难,信念能否被贯彻,需要长久的定力和坚持,这也是一个人,一家公司,能否持续往前的决定性因素。

无论是十多年的公募基金历练,还是创立相聚资本,梁辉的每一次突破,正是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升维视野、降维研判,成就“一年四倍股”

“市场永远有热点,国家也不断推出各行业的支持政策。”梁辉强调,在政策利好中选择标的,需要升维视野,降维研究,通过感应政策风向,找准市场热点,把握更佳的投资标的和介入时机。

梁辉坦言,投资有不确定因素,你不能奢望抓住所有机会,但你不能放弃那些不多的重要机会,这就需要研究基本面,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处理,对未来走势做出判断,从而找到那些对的标的。

他聊到如何发掘一年四倍股的过程。当时“新国标”政策推出,对电池行业带来利好,在访谈多位行业专家后,相聚团队认为国改有利于头部企业集中,事实上,电池环节已经较为集中,但下游品牌厂,仍是战国群雄的时代。据统计,当时还有超过2,000家生产电动两轮车的整车厂家。公司决定将视线放在龙头公司雅迪控股身上,通过长期跟踪观察,并利用团队研发的模型,从区域、行业、产业链状况、产品痛点等多维度进行研判,经过长达18个月的跟踪,在对公司的发展战略、执行能力以及治理水平有一个综合认可后,结合宏观环境变化,选择了较佳的买点,“我们在很舒服的位置买到了足够的仓位。持有至今,给客户创造了巨大的收益。”

“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都可以是配置的标的,并根据市场特点进行动态的结构管理,但需要规避那些博傻行为,那种投资市场中不顾基本面,只求跟风坐轿的反智行为。我们致力于去发现那些盈利增长的公司,或者暂时不盈利,但技术上处于行业制高点的公司,这就是我们的行动地图。”

跨学科思维,锤炼经得住市场考验的“算法”优势

如何做到持仓健康,动态平衡,梁辉相信“算法”是基础,作为清华计算机和经济专业跨学科的学霸,他对数字尤其敏感,自入行之初,便对算法交易有极大兴趣,且很早就开始涉水量化算法的开发,在公募期间已创立并负责量化团队。

近几年来,量化交易在国内迅猛发展,但大多数策略还是局限在纯数学模型的高频交易,随着规模的增长,策略迭代越来越迅速,收益稳定性变弱。但是传统的选股方法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结合,突破了上述制约。相聚团队在梁辉的带领下,摸索出了策略有效融合的接口,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的介入,让传统量化算法变得事半功倍,一方面让研究和投资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对市场短期趋势的演进更能敏锐把握。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功能,相聚对潜在优质公司的调研时间缩短到传统调研方法的五分之一,同时准确率提高了3倍以上。这是相聚产品平均年化收益超过30%,同时夏普比率仍维持在2以上的核心原因。

“这个过程就像不断找到并排除bug,升级系统,使得投资运作渐入佳境。”每一次算法的优化,随之带来的投资效率的提升,都给梁辉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我们不是说去综合别人的观点,或者拍脑袋想出一个观点,就去做一个投资决策,而是基于系统和框架,对历史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推导出未来可能的一个结果,基于此,再去决策。”他强调。

“我希望在净值上,我不会输给其他基金经理。”总在追求更高效率,更准确决策,是相聚能够稳步往前走的原因。梁辉相信,过程的每一步走踏实了,结果往往也不会差。

投资是平衡的艺术,以归纳、演绎和辩证法抓准投资切入点

投资是取舍与平衡的艺术,对信息和可选标的明智的取舍,才能得到尽量大的胜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海量信息进行梳理,并找到这些信息当中的关键标的,从而帮助我们的投资行为接近最佳选择。”梁辉表示。

梁辉早在公募期间,即善用GARP策略进行投资,是国内运用此理念的第一批基金经理之一,GARP策略的目标,是寻找某种程度上被市场低估的股票,同时又有较强的持续稳定增长潜力。

“往往是矛盾。”梁辉坦言,“比如,有时你看企业盈利可能比较好,但是它有可能估值比较贵,你如何去取舍,就需要在矛盾中去权衡利弊。这个过程需要特别冷静,不能凭感觉,而应沉下来多维度地对个股进行非常仔细的比较,借助我们的投研系统,一项一项来比对,判断出究竟谁的空间更大、竞争力更突出、增速更高,带来的综合回报更可观,谨慎决策。”

“我们注重常态化地去归纳市场的、行业的、公司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短期的、长期的、显性的、潜在的规律,根据规律去做投资。”他解释,这当中既有辩证思考,也有演绎法的运用。他举例说:“比如,某天茅台暴涨了,但五粮液还没动,但它应该会有拉动效应,散户大概就会凭感觉认为五粮液会涨,然而它其实并非是必然,最终不涨也是很有可能的,这受诸多因素影响,我们的做法,就是把历史上所有的类似情况的案例、数据全部拿出来分析,并演算、推导出五粮液涨的概率,如果概率达到80%以上,我才做投资决策。这个就是我的角色,也是我与一般散户的差异。”

工科思维也带给梁辉一份淡定,他认为,过于追求稳健,短期看,可能会有“错过”机会的情况。但他笑言:“其实我们错过的东西不少,但最主要的是,我们所选择的公司,能保证长远的收益,我不需要拿市场所有的收益。”

未来一段时间,公司仍看好5G、自主创新、新能源车、创新型消费、医药板块。上述标的从长期来看具备比较确定的投资价值,重要的是技术上占据高地的龙头企业或者细分龙头,拥有宽阔的护城河保证业务发展和盈利增长的可持续。这里也需要摒弃找快钱的投机取巧的意识。

工科底色,一支沉浸于钻研,追去不断“升级”的团队

相对于公募更专注于相对回报,私募追求绝对回报,基于A股的特点是长期回报往往不错,但因短期波动大,做绝对回报难度很大。梁辉表示:“所以几乎所有的公募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主要是研究宏观经济周期,行业轮动,以自上而下的思维为主,公募往往有比较长的发展历史,优势是方法比较成熟,但会有一些固化的东西,而我更希望在原有投资模式的经验积累基础上,能够实现研究方式和投资方法的升级。在相聚资本,团队一方面在享受这种升级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在接受投资者要求尽量大的绝对回报的检验和考量。”

相聚的核心团队大部分来自清华,包括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的公司投资总监王建东,清华大学电机系、数学系背景的公司金融工程部总监何淼,以及清华大学电子系背景的研究总监、基金经理余晓畅。梁辉表示,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也是早年在公募基金领域的同事,彼此理念相近、目标一致,促使团队能够高效决策。

梁辉也注重不断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去提升效能,避免因人员变动导致投资业绩下滑。“我是以比肩公募的管理机制去打造团队,建立制度,甚至做得更为严格。”他表示,相聚资本设有投委会,公司管理层会与具备不同专业背景的基金经理做讨论,根据投委会成员的不同角度,从宏观、策略等不同维度,通过碰撞和交锋,形成一个准确度更高的决策。

“我非常重视这个思想碰撞的过程,你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论,出现分歧,就看谁的推导过程更有说服力,便会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他也认为,这是团队共同进步,提升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聚资本梁辉:升维思考、降维研判,投资是平衡的艺术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1-25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黄明明】

作为私募基金,相聚资本从成立至今,用五年的时间实现了稳健而快速的成长,创始人、总经理梁辉身上有着典型的工科男特质,务实、冷静、理性。清华计算机专业和经济专业跨学科背景,让他以“工程师”气质和“工程式”思维,打造出属于相聚特色的投资体系和选股逻辑。

“我希望每次的投资决策都依赖严密的分析和推导做出,每个环节都有技术含量和逻辑支撑,剔除情绪和感觉对决策的干扰,减少对概念化炒作的任何参与和追逐。”梁辉强调。

梁辉认为,优秀基金经理需有四大品质:知识全面、独立思考、情绪稳定和纪律严明。实际上,这些也是梁辉自己的工作信条和生活方式。

用业绩说话,以严谨推导抓准确定性机会

每次接受媒体采访,从舒适随意的着装,到平易直接的表达,工科特质的梁辉习惯于少说多做,“用业绩说话”是他深入内心的职业理念。

临近年底,相聚再一次给投资者交出了年度成绩单:在“格上财富2020年上半年中国证券私募基金巅峰榜”——股票型·北京地区榜单中位列第一,入选“2020英华奖中国私募基金50强”,荣登“格隆汇中国最具实力私募基金榜2020年度品牌实力TOP10”;梁辉个人管理的产品,业绩屡创新高。

市场在波动,投资环境在变化,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去实现交易的合理性,是梁辉工作的核心内容。

芒格曾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属于我的重大机会,只有少数几个,关键要让自己做好准备,当少数的几个机会来临时,把他们抓住了。”做人做事,成就事业,似乎都可套用这位与巴菲特联手缔造投资神话的投资大师,对自己成功之道的总结。不过,知易行难,信念能否被贯彻,需要长久的定力和坚持,这也是一个人,一家公司,能否持续往前的决定性因素。

无论是十多年的公募基金历练,还是创立相聚资本,梁辉的每一次突破,正是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升维视野、降维研判,成就“一年四倍股”

“市场永远有热点,国家也不断推出各行业的支持政策。”梁辉强调,在政策利好中选择标的,需要升维视野,降维研究,通过感应政策风向,找准市场热点,把握更佳的投资标的和介入时机。

梁辉坦言,投资有不确定因素,你不能奢望抓住所有机会,但你不能放弃那些不多的重要机会,这就需要研究基本面,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处理,对未来走势做出判断,从而找到那些对的标的。

他聊到如何发掘一年四倍股的过程。当时“新国标”政策推出,对电池行业带来利好,在访谈多位行业专家后,相聚团队认为国改有利于头部企业集中,事实上,电池环节已经较为集中,但下游品牌厂,仍是战国群雄的时代。据统计,当时还有超过2,000家生产电动两轮车的整车厂家。公司决定将视线放在龙头公司雅迪控股身上,通过长期跟踪观察,并利用团队研发的模型,从区域、行业、产业链状况、产品痛点等多维度进行研判,经过长达18个月的跟踪,在对公司的发展战略、执行能力以及治理水平有一个综合认可后,结合宏观环境变化,选择了较佳的买点,“我们在很舒服的位置买到了足够的仓位。持有至今,给客户创造了巨大的收益。”

“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都可以是配置的标的,并根据市场特点进行动态的结构管理,但需要规避那些博傻行为,那种投资市场中不顾基本面,只求跟风坐轿的反智行为。我们致力于去发现那些盈利增长的公司,或者暂时不盈利,但技术上处于行业制高点的公司,这就是我们的行动地图。”

跨学科思维,锤炼经得住市场考验的“算法”优势

如何做到持仓健康,动态平衡,梁辉相信“算法”是基础,作为清华计算机和经济专业跨学科的学霸,他对数字尤其敏感,自入行之初,便对算法交易有极大兴趣,且很早就开始涉水量化算法的开发,在公募期间已创立并负责量化团队。

近几年来,量化交易在国内迅猛发展,但大多数策略还是局限在纯数学模型的高频交易,随着规模的增长,策略迭代越来越迅速,收益稳定性变弱。但是传统的选股方法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结合,突破了上述制约。相聚团队在梁辉的带领下,摸索出了策略有效融合的接口,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的介入,让传统量化算法变得事半功倍,一方面让研究和投资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对市场短期趋势的演进更能敏锐把握。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功能,相聚对潜在优质公司的调研时间缩短到传统调研方法的五分之一,同时准确率提高了3倍以上。这是相聚产品平均年化收益超过30%,同时夏普比率仍维持在2以上的核心原因。

“这个过程就像不断找到并排除bug,升级系统,使得投资运作渐入佳境。”每一次算法的优化,随之带来的投资效率的提升,都给梁辉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我们不是说去综合别人的观点,或者拍脑袋想出一个观点,就去做一个投资决策,而是基于系统和框架,对历史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推导出未来可能的一个结果,基于此,再去决策。”他强调。

“我希望在净值上,我不会输给其他基金经理。”总在追求更高效率,更准确决策,是相聚能够稳步往前走的原因。梁辉相信,过程的每一步走踏实了,结果往往也不会差。

投资是平衡的艺术,以归纳、演绎和辩证法抓准投资切入点

投资是取舍与平衡的艺术,对信息和可选标的明智的取舍,才能得到尽量大的胜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海量信息进行梳理,并找到这些信息当中的关键标的,从而帮助我们的投资行为接近最佳选择。”梁辉表示。

梁辉早在公募期间,即善用GARP策略进行投资,是国内运用此理念的第一批基金经理之一,GARP策略的目标,是寻找某种程度上被市场低估的股票,同时又有较强的持续稳定增长潜力。

“往往是矛盾。”梁辉坦言,“比如,有时你看企业盈利可能比较好,但是它有可能估值比较贵,你如何去取舍,就需要在矛盾中去权衡利弊。这个过程需要特别冷静,不能凭感觉,而应沉下来多维度地对个股进行非常仔细的比较,借助我们的投研系统,一项一项来比对,判断出究竟谁的空间更大、竞争力更突出、增速更高,带来的综合回报更可观,谨慎决策。”

“我们注重常态化地去归纳市场的、行业的、公司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短期的、长期的、显性的、潜在的规律,根据规律去做投资。”他解释,这当中既有辩证思考,也有演绎法的运用。他举例说:“比如,某天茅台暴涨了,但五粮液还没动,但它应该会有拉动效应,散户大概就会凭感觉认为五粮液会涨,然而它其实并非是必然,最终不涨也是很有可能的,这受诸多因素影响,我们的做法,就是把历史上所有的类似情况的案例、数据全部拿出来分析,并演算、推导出五粮液涨的概率,如果概率达到80%以上,我才做投资决策。这个就是我的角色,也是我与一般散户的差异。”

工科思维也带给梁辉一份淡定,他认为,过于追求稳健,短期看,可能会有“错过”机会的情况。但他笑言:“其实我们错过的东西不少,但最主要的是,我们所选择的公司,能保证长远的收益,我不需要拿市场所有的收益。”

未来一段时间,公司仍看好5G、自主创新、新能源车、创新型消费、医药板块。上述标的从长期来看具备比较确定的投资价值,重要的是技术上占据高地的龙头企业或者细分龙头,拥有宽阔的护城河保证业务发展和盈利增长的可持续。这里也需要摒弃找快钱的投机取巧的意识。

工科底色,一支沉浸于钻研,追去不断“升级”的团队

相对于公募更专注于相对回报,私募追求绝对回报,基于A股的特点是长期回报往往不错,但因短期波动大,做绝对回报难度很大。梁辉表示:“所以几乎所有的公募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主要是研究宏观经济周期,行业轮动,以自上而下的思维为主,公募往往有比较长的发展历史,优势是方法比较成熟,但会有一些固化的东西,而我更希望在原有投资模式的经验积累基础上,能够实现研究方式和投资方法的升级。在相聚资本,团队一方面在享受这种升级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在接受投资者要求尽量大的绝对回报的检验和考量。”

相聚的核心团队大部分来自清华,包括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的公司投资总监王建东,清华大学电机系、数学系背景的公司金融工程部总监何淼,以及清华大学电子系背景的研究总监、基金经理余晓畅。梁辉表示,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也是早年在公募基金领域的同事,彼此理念相近、目标一致,促使团队能够高效决策。

梁辉也注重不断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去提升效能,避免因人员变动导致投资业绩下滑。“我是以比肩公募的管理机制去打造团队,建立制度,甚至做得更为严格。”他表示,相聚资本设有投委会,公司管理层会与具备不同专业背景的基金经理做讨论,根据投委会成员的不同角度,从宏观、策略等不同维度,通过碰撞和交锋,形成一个准确度更高的决策。

“我非常重视这个思想碰撞的过程,你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论,出现分歧,就看谁的推导过程更有说服力,便会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他也认为,这是团队共同进步,提升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