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黄洪:牢固树立受托人意识

发布时间:2020-12-09 07:50:04    作者:樊融杰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樊融杰

在12月8日举行的主题为“新起点新征程 新目标,夯实受托人定位基础”的2020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黄洪发表了讲话。他表示,良好的受托人文化应具有守正、忠实、专业三个基本特征。当前信托全行业存在受托人文化不成熟、受托人职责不清晰、受托人定位有偏离等问题,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他指出,信托公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围绕受托人的中心地位建设良好受托人文化。

抓住信托文化建设的牛鼻子

黄洪表示,信托文化是一个总括性概念,信托法律关系所包含的各利益主体以及各环节流程,都具有各自的子文化。子文化共同构成了信托文化这个大概念。在子文化中,最基础、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三个文化,即委托人文化、受托人文化和合规文化。委托人文化和受托人文化构成了信托法律关系,塑造了信托业独特的商业模式。而这种商业模式能否成功,能否实现长期可持续,并有效创造价值,最终取决于是否依法合规,是否具有合规文化。抓住这三个子文化建设,就抓住了信托文化建设的牛鼻子,并能够带动其他子文化建设,整体信托文化建设也就水到渠成。

黄洪在讲话中聚焦受托人文化。他指出,信托制度是一个舶来品,但受托人文化不是。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事例屡见不鲜,受托人精神也一直是我们民族古往今来最鲜明、最崇敬的品格之一。

黄洪表示,良好的受托人文化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守正,包括遵纪守法、遵守公序良俗以及承担社会使命。二是忠实,受托人要对委托人诚实守信,并要以积极的方式管理运用信托财产。三是专业,即受托人应当具有实现信托目的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行业受托人定位偏离

黄洪认为,自“一法两规”颁布以来,我国信托业的制度定位逐渐明确,即办成“主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做专业的受托人。近年来,信托业按照这个定位要求,淡化固有投资机构色彩,努力拓展信托业务,积极按照信托业务规律完善公司治理、内控机制、业务流程和激励约束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此同时,全行业仍然存在受托人文化不成熟、受托人职责不清晰、受托人定位有偏离等问题,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他具体指出四个方面的问题,包括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存在着意识不牢,未坚实树立受托人定位的思想自觉;守正不足,未高度重视受托目的的正当性要求;忠实不够,未完全做到对委托人的勤勉尽责以及专业不强未具备履职所需的主动管理能力。

黄洪还在讲话中举例说明了信托公司当前存在的以上问题,如资金信托业务作为目前信托公司的主流业务,主要从融资端发起,信托公司在开展该类业务时主要围绕融资人的需求创设信托产品,对融资人利益的关注多于对委托人和受益人利益的关注,这实际上违背了以受益人为核心的信托规律,展业逻辑存在错位。同时,信托公司在当前资金信托业务模式下获取的主要是利差收入,违背了信托公司以管理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准则,盈利逻辑也存在错位。

在谈及融资类业务时,黄洪表示,压降信托融资类业务是去年底监管部门就提出的要求,但今年上半年部分信托公司仍然迅猛发展,结果下半年面临极重的压降任务。

牢固树立受托人意识

黄洪表示,信托公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围绕受托人的中心地位建设良好受托人文化。他指出了四个方向:

一是要牢固树立受托人意识。信托业全体从业人员都树立了受托人意识,发自内心地认同受托人定位,深刻领会并遵循受托人义务的本质,才能转化为行动上的自觉,形成建设良好受托人文化的内生动力。

二是牢记两个使命。信托公司要将服务国计民生纳入自己的使命范畴,作为受托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服务国计民生要牢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使命。

三是信托公司要养成三个习惯。其中包括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埋头实干的习惯以及勤勉尽责的习惯。

四是提升四方面的能力。其中包含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专业化资产管理能力、综合化管理服务能力以及信息科技支撑引领能力。


扫码阅读讲话全文


黄洪:牢固树立受托人意识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2-09

□记者 樊融杰

在12月8日举行的主题为“新起点新征程 新目标,夯实受托人定位基础”的2020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黄洪发表了讲话。他表示,良好的受托人文化应具有守正、忠实、专业三个基本特征。当前信托全行业存在受托人文化不成熟、受托人职责不清晰、受托人定位有偏离等问题,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他指出,信托公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围绕受托人的中心地位建设良好受托人文化。

抓住信托文化建设的牛鼻子

黄洪表示,信托文化是一个总括性概念,信托法律关系所包含的各利益主体以及各环节流程,都具有各自的子文化。子文化共同构成了信托文化这个大概念。在子文化中,最基础、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三个文化,即委托人文化、受托人文化和合规文化。委托人文化和受托人文化构成了信托法律关系,塑造了信托业独特的商业模式。而这种商业模式能否成功,能否实现长期可持续,并有效创造价值,最终取决于是否依法合规,是否具有合规文化。抓住这三个子文化建设,就抓住了信托文化建设的牛鼻子,并能够带动其他子文化建设,整体信托文化建设也就水到渠成。

黄洪在讲话中聚焦受托人文化。他指出,信托制度是一个舶来品,但受托人文化不是。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事例屡见不鲜,受托人精神也一直是我们民族古往今来最鲜明、最崇敬的品格之一。

黄洪表示,良好的受托人文化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守正,包括遵纪守法、遵守公序良俗以及承担社会使命。二是忠实,受托人要对委托人诚实守信,并要以积极的方式管理运用信托财产。三是专业,即受托人应当具有实现信托目的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行业受托人定位偏离

黄洪认为,自“一法两规”颁布以来,我国信托业的制度定位逐渐明确,即办成“主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做专业的受托人。近年来,信托业按照这个定位要求,淡化固有投资机构色彩,努力拓展信托业务,积极按照信托业务规律完善公司治理、内控机制、业务流程和激励约束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此同时,全行业仍然存在受托人文化不成熟、受托人职责不清晰、受托人定位有偏离等问题,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他具体指出四个方面的问题,包括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存在着意识不牢,未坚实树立受托人定位的思想自觉;守正不足,未高度重视受托目的的正当性要求;忠实不够,未完全做到对委托人的勤勉尽责以及专业不强未具备履职所需的主动管理能力。

黄洪还在讲话中举例说明了信托公司当前存在的以上问题,如资金信托业务作为目前信托公司的主流业务,主要从融资端发起,信托公司在开展该类业务时主要围绕融资人的需求创设信托产品,对融资人利益的关注多于对委托人和受益人利益的关注,这实际上违背了以受益人为核心的信托规律,展业逻辑存在错位。同时,信托公司在当前资金信托业务模式下获取的主要是利差收入,违背了信托公司以管理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准则,盈利逻辑也存在错位。

在谈及融资类业务时,黄洪表示,压降信托融资类业务是去年底监管部门就提出的要求,但今年上半年部分信托公司仍然迅猛发展,结果下半年面临极重的压降任务。

牢固树立受托人意识

黄洪表示,信托公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围绕受托人的中心地位建设良好受托人文化。他指出了四个方向:

一是要牢固树立受托人意识。信托业全体从业人员都树立了受托人意识,发自内心地认同受托人定位,深刻领会并遵循受托人义务的本质,才能转化为行动上的自觉,形成建设良好受托人文化的内生动力。

二是牢记两个使命。信托公司要将服务国计民生纳入自己的使命范畴,作为受托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服务国计民生要牢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使命。

三是信托公司要养成三个习惯。其中包括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埋头实干的习惯以及勤勉尽责的习惯。

四是提升四方面的能力。其中包含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专业化资产管理能力、综合化管理服务能力以及信息科技支撑引领能力。


扫码阅读讲话全文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