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记者观察:“压降”与转型

发布时间:2021-03-23 09:19:28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樊融杰

上周,《敦促信托民工转型投降书》刷爆了信托圈。该文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论述了信托转型的必要性。

记者在阅读该文时,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文中的“现在不转,不代表将来不转;自己不转,不代表同行不转;前浪不转,不代表后浪不转;资产端不转,不代表财富端和客户不转”。

毫无疑问,“转型”已经是当前信托业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2020年,信托业融资类信托全年共压降近1万亿元;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也比上一年度减少了1.46万亿元,压降的事务管理类中的绝大多数是以监管套利、隐匿风险为特征的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到了2020年四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0.49万亿元,比2017年4季度末历史峰值减少5.76万亿元。

在压降规模的背后是信托业迫切寻求转型的努力。

以前,包括地产业务在内的融资类业务以及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大多是信托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许多信托公司也都因为这些业务在所属企业集团中扮演着利润的“中流砥柱”。

但近年来,通道业务和融资类业务受到批评也越来越多。部分金融机构借用信托通道业务规避投资范围、额度等限制,存在监管套利等问题;在融资类业务方面,虽短期内信托公司可以赚取利差,满足股东对利润的要求,但却与商业银行业务高度相似,未能体现信托公司受托管理并为委托人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特色。

短期来看,通道和融资类业务贡献的利润诱人;但从长远来看,这类业务并非信托本源业务。在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以及2020年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通道类以及非标融资类业务受到压降。近年来,部分信托公司也因违规开展通道业务和地产融资业务收到了来自监管的罚单。

伴随着从严监管,近年来不少信托公司开始调整业务发展方向,推动回归本源业务。

2020年4季度末,投资类资产为6.44万亿元,同比2019年末增长25.84%;包括家族信托、养老信托、职业年金信托等在内的服务信托业快速发展;慈善信托的备案单数也在2020年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部分政策也给信托转型带来利好。如2019年的“九民纪要”从司法角度确认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为信托公司应用信托制度独特优势开展服务信托等奠定基础。

当然,转型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转型时期,各信托公司依然要面对业绩考核压力,部分存量业务风险需要化解,员工的业务能力有待提升,一些本源业务的外部配套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但行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信托公司应加速调整业务步伐,将自身打造为高品质的受托人。


记者观察:“压降”与转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3-23

□记者 樊融杰

上周,《敦促信托民工转型投降书》刷爆了信托圈。该文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论述了信托转型的必要性。

记者在阅读该文时,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文中的“现在不转,不代表将来不转;自己不转,不代表同行不转;前浪不转,不代表后浪不转;资产端不转,不代表财富端和客户不转”。

毫无疑问,“转型”已经是当前信托业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2020年,信托业融资类信托全年共压降近1万亿元;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也比上一年度减少了1.46万亿元,压降的事务管理类中的绝大多数是以监管套利、隐匿风险为特征的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到了2020年四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0.49万亿元,比2017年4季度末历史峰值减少5.76万亿元。

在压降规模的背后是信托业迫切寻求转型的努力。

以前,包括地产业务在内的融资类业务以及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大多是信托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许多信托公司也都因为这些业务在所属企业集团中扮演着利润的“中流砥柱”。

但近年来,通道业务和融资类业务受到批评也越来越多。部分金融机构借用信托通道业务规避投资范围、额度等限制,存在监管套利等问题;在融资类业务方面,虽短期内信托公司可以赚取利差,满足股东对利润的要求,但却与商业银行业务高度相似,未能体现信托公司受托管理并为委托人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特色。

短期来看,通道和融资类业务贡献的利润诱人;但从长远来看,这类业务并非信托本源业务。在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以及2020年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通道类以及非标融资类业务受到压降。近年来,部分信托公司也因违规开展通道业务和地产融资业务收到了来自监管的罚单。

伴随着从严监管,近年来不少信托公司开始调整业务发展方向,推动回归本源业务。

2020年4季度末,投资类资产为6.44万亿元,同比2019年末增长25.84%;包括家族信托、养老信托、职业年金信托等在内的服务信托业快速发展;慈善信托的备案单数也在2020年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部分政策也给信托转型带来利好。如2019年的“九民纪要”从司法角度确认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为信托公司应用信托制度独特优势开展服务信托等奠定基础。

当然,转型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转型时期,各信托公司依然要面对业绩考核压力,部分存量业务风险需要化解,员工的业务能力有待提升,一些本源业务的外部配套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但行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信托公司应加速调整业务步伐,将自身打造为高品质的受托人。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