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记者观察:让借贷“猫腻”无所遁形

发布时间:2021-04-07 08:48:11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李梦溪

3月31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贷款市场竞争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并鼓励民间借贷参照该公告执行。

除此之外,央行还明确贷款年化利率可采用复利和单利方法计算,并公布了计算公式。

此前,在各类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中,经常可见相关营销“日利率仅为××!”或者“借款××元,月息仅为××元”等宣传语,一些对借贷市场并不熟悉的借款人受此影响,在对真实利率没有清晰准确认知的情况下进行借贷,从而落入类似“砍头息”等借贷陷阱。

公告还称,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进行贷款产品的营销时,都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展示年化利率,同时也可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该公告出台后,网友对此纷纷表示了支持,抱怨“现在贷款隐形成本太高了”,认为此举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防止道德风险”。

近年来,基于各类社会事件的发生,社会公众对于民间小额借贷和借贷利率的认识也越来越客观理性。前几日,大型专题片《扫黑除恶》中讲述了甘肃兰州警方打掉特大“套路贷”犯罪集团的案例,引起了网友热议。经查,涉案的非法放贷金额累计达62.73亿元,犯罪集团声称借贷7天免息、低利息,但实际上借贷年化利率竟高达1303.57%至5214.29%。

这个数字是触目惊心的。事实上,民间因还不上贷款而发生的悲剧比比皆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很多年轻人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除了年轻人较易受到诱惑外,非法放贷能够得逞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类似的营销套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央行关于贷款利率的规范要求,给这类宣传噱头亮了“红牌”,犹如一面“照妖镜”照出借贷产品的“猫腻”,针对贷款市场乱象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也为消费者上了一堂宝贵的“理性消费”课。

此外,除了保护金融消费者之外,此次公告对解决借贷纠纷的利率标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为司法机关减少裁量不确定性提供了标准。


记者观察:让借贷“猫腻”无所遁形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4-07

□记者 李梦溪

3月31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贷款市场竞争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并鼓励民间借贷参照该公告执行。

除此之外,央行还明确贷款年化利率可采用复利和单利方法计算,并公布了计算公式。

此前,在各类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中,经常可见相关营销“日利率仅为××!”或者“借款××元,月息仅为××元”等宣传语,一些对借贷市场并不熟悉的借款人受此影响,在对真实利率没有清晰准确认知的情况下进行借贷,从而落入类似“砍头息”等借贷陷阱。

公告还称,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进行贷款产品的营销时,都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展示年化利率,同时也可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该公告出台后,网友对此纷纷表示了支持,抱怨“现在贷款隐形成本太高了”,认为此举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防止道德风险”。

近年来,基于各类社会事件的发生,社会公众对于民间小额借贷和借贷利率的认识也越来越客观理性。前几日,大型专题片《扫黑除恶》中讲述了甘肃兰州警方打掉特大“套路贷”犯罪集团的案例,引起了网友热议。经查,涉案的非法放贷金额累计达62.73亿元,犯罪集团声称借贷7天免息、低利息,但实际上借贷年化利率竟高达1303.57%至5214.29%。

这个数字是触目惊心的。事实上,民间因还不上贷款而发生的悲剧比比皆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很多年轻人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除了年轻人较易受到诱惑外,非法放贷能够得逞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类似的营销套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央行关于贷款利率的规范要求,给这类宣传噱头亮了“红牌”,犹如一面“照妖镜”照出借贷产品的“猫腻”,针对贷款市场乱象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也为消费者上了一堂宝贵的“理性消费”课。

此外,除了保护金融消费者之外,此次公告对解决借贷纠纷的利率标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为司法机关减少裁量不确定性提供了标准。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