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整治市场乱象 修复行业生态

——非银行机构治理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1-05-25 08:05:57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编者按:

整治市场乱象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银保监会组织开展了系列整治工作,统筹推进非银行机构乱象整治,非银领域市场乱象已有所遏制,发展生态得到修复。《中国银行保险报》通过系列采访报道,力求真实反映非银领域问题如何得到从严处罚、乱象源头如何得到根治。

□记者 仇兆燕

分类施策 精准治乱

非银行机构种类繁多,业务模式复杂,风险点多面广。为确保精准治乱,非银检查局结合行业特点,针对保险、信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各类非银行机构分别制定整治工作重点,提高整治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针对重点机构和重点业务领域,我们开展了金融控股集团联合检查、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检查、保险机构和信托机构公司治理检查、保险机构和信托机构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检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管理检查等项目。各有关部门还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人身险产品、大病保险、资金运用等开展了一系列的检查。”非银检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检查过程中,银保监会各级监管部门坚持有查必处,从严从重处罚。该负责人表示:“针对检查发现的违反宏观经济政策、违规开展关联交易、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坚决实施双罚(机构、相关责任人一并处罚)。同时,综合采取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吊销业务许可证、撤销任职资格等措施,切实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源头治理 注重长效

除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从严处罚外,银保监会还将乱象源头治理和强内控相结合。

“针对乱象源头治理,银保监会坚持乱象整治和制度建设相结合,出台、修订监管制度,补齐监管短板。部分制度滞后、缺位、交叉重叠和相互冲突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司治理、风险防控、产品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制度体系日益健全完善。”该负责人介绍。

在强内控领域,一方面,银保监会各级监管部门推动机构完善内部制度及业务流程管控体系,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夯实内控合规管理基础,压实机构乱象治理与合规建设的主体责任。乱象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非银行机构共建立健全内部制度3万余项,完善信息系统近6000个。另一方面,非银检查局还督促机构加强内部问责,累计内部问责机构近4000家次,问责人员50余万人次。

行业生态 不断修复

通过一系列的整治措施,非银行机构的一些隐藏问题和风险得到了有效揭示。据了解,4年来,机构自查和监管检查涵盖了非银行机构各业务环节和各层级机构,涉及股东股权、关联交易、资金运用、宏观政策执行等各方面。截至2020年末,非银行机构问题整改率接近90%。

伴随风险化解,市场秩序有所好转。非银检查局介绍,通过持续整治,保险中介领域虚挂中介业务、给予不正当利益等问题得到改善,车险市场秩序有所好转。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车险综合费用率为31.04%,同比下降9.39个百分点;车险手续费率7.8%,同比下降6.75个百分点;车险业务及管理费率22.68%,同比下降2.87个百分点。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纠正脱实向虚的问题方面,通过整改,信托资金自我循环大幅下降,影子银行特征明显的融资类信托业务逐步压缩,金融同业通道业务稳步压降。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融资类、事务管理类信托资产余额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6.71%、13.75%。

在引导企业审慎经营方面,人身险公司万能险账户结算利率普遍下调,成本收益总体匹配。保险资金近两年来未发生非理性举牌等激进投资行为,截至2020年末,保险业各类资产中流动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超过70%,与全球主要国家保险资产配置基本一致。

在促进金融机构回归本源业务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续回归主责、主业,截至2020年末,4家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较2017年末增长超过30%,清理整合子公司130余家,有效解决多元化经营失序问题。信托公司房地产项目持续压降,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投向房地产的资金信托余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5.75%。

该负责人表示,4年来,银保监会用严查重处的方式遏制了乱象快速蔓延发展趋势,缓解了当前非银行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但由于市场乱象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复杂性、多变性等特征,乱象仍将长期存在,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翻新。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按照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集中整治和常态治理相结合、制度完善与制度执行相结合的原则,推动整治工作常态化。


整治市场乱象 修复行业生态

——非银行机构治理成效显著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5-25

编者按:

整治市场乱象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银保监会组织开展了系列整治工作,统筹推进非银行机构乱象整治,非银领域市场乱象已有所遏制,发展生态得到修复。《中国银行保险报》通过系列采访报道,力求真实反映非银领域问题如何得到从严处罚、乱象源头如何得到根治。

□记者 仇兆燕

分类施策 精准治乱

非银行机构种类繁多,业务模式复杂,风险点多面广。为确保精准治乱,非银检查局结合行业特点,针对保险、信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各类非银行机构分别制定整治工作重点,提高整治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针对重点机构和重点业务领域,我们开展了金融控股集团联合检查、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检查、保险机构和信托机构公司治理检查、保险机构和信托机构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检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管理检查等项目。各有关部门还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人身险产品、大病保险、资金运用等开展了一系列的检查。”非银检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检查过程中,银保监会各级监管部门坚持有查必处,从严从重处罚。该负责人表示:“针对检查发现的违反宏观经济政策、违规开展关联交易、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坚决实施双罚(机构、相关责任人一并处罚)。同时,综合采取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吊销业务许可证、撤销任职资格等措施,切实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源头治理 注重长效

除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从严处罚外,银保监会还将乱象源头治理和强内控相结合。

“针对乱象源头治理,银保监会坚持乱象整治和制度建设相结合,出台、修订监管制度,补齐监管短板。部分制度滞后、缺位、交叉重叠和相互冲突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司治理、风险防控、产品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制度体系日益健全完善。”该负责人介绍。

在强内控领域,一方面,银保监会各级监管部门推动机构完善内部制度及业务流程管控体系,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夯实内控合规管理基础,压实机构乱象治理与合规建设的主体责任。乱象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非银行机构共建立健全内部制度3万余项,完善信息系统近6000个。另一方面,非银检查局还督促机构加强内部问责,累计内部问责机构近4000家次,问责人员50余万人次。

行业生态 不断修复

通过一系列的整治措施,非银行机构的一些隐藏问题和风险得到了有效揭示。据了解,4年来,机构自查和监管检查涵盖了非银行机构各业务环节和各层级机构,涉及股东股权、关联交易、资金运用、宏观政策执行等各方面。截至2020年末,非银行机构问题整改率接近90%。

伴随风险化解,市场秩序有所好转。非银检查局介绍,通过持续整治,保险中介领域虚挂中介业务、给予不正当利益等问题得到改善,车险市场秩序有所好转。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车险综合费用率为31.04%,同比下降9.39个百分点;车险手续费率7.8%,同比下降6.75个百分点;车险业务及管理费率22.68%,同比下降2.87个百分点。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纠正脱实向虚的问题方面,通过整改,信托资金自我循环大幅下降,影子银行特征明显的融资类信托业务逐步压缩,金融同业通道业务稳步压降。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融资类、事务管理类信托资产余额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6.71%、13.75%。

在引导企业审慎经营方面,人身险公司万能险账户结算利率普遍下调,成本收益总体匹配。保险资金近两年来未发生非理性举牌等激进投资行为,截至2020年末,保险业各类资产中流动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超过70%,与全球主要国家保险资产配置基本一致。

在促进金融机构回归本源业务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续回归主责、主业,截至2020年末,4家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较2017年末增长超过30%,清理整合子公司130余家,有效解决多元化经营失序问题。信托公司房地产项目持续压降,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投向房地产的资金信托余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5.75%。

该负责人表示,4年来,银保监会用严查重处的方式遏制了乱象快速蔓延发展趋势,缓解了当前非银行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但由于市场乱象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复杂性、多变性等特征,乱象仍将长期存在,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翻新。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按照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集中整治和常态治理相结合、制度完善与制度执行相结合的原则,推动整治工作常态化。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