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金融市场规律推动碳市场建设

发布时间:2021-06-21 09:05:32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周诚君

碳市场本质接近金融市场

我认为碳市场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本质上可能更多的是接近于金融市场。碳排放权是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的权利凭证,从这个产品的产权属性上看,它相当于是市场主体新创设的一种权证,不管这个市场主体是政府还是其他私人部门,这个权证可分割、可登记托管,可进行现货和期货交易,还可标准化。所以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像一个标准化的金融产品,而且进一步仔细考察,广义的碳市场,包括碳现货市场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碳衍生品市场,应该说比较完整地具备了金融市场所具有的信用转换功能、期限转换功能以及流动性转换功能,所以它不管是在产品的形态、财产权利属性上,还是其交易特征、发挥的功能看,都更多像金融产品、金融市场。

讨论这个问题技术性比较强,限于时间我今天不展开。但如果我们承认碳排放权是一个金融工具,碳市场是一个金融市场,这意味着我们要按照金融市场的规律、金融市场的逻辑、金融市场的方法学,以及金融市场监管的规律,来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创新以及监督管理。

金融市场推动碳市场建设规律

这意味着什么?第一,如果这个市场要满足信用转化功能、期限转换功能、流动性转换功能等这些金融市场所提供的基本功能,就意味着这个市场要有足够丰富的产品,不光是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而且要有更多的其他衍生品交易,像期权、掉期、远期、期货以及其他跟金融产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服务,比方说抵质押、担保、再融资、资产证券化,等等。

第二,如果这个市场要按照金融市场规律运行,并能够形成比较好的价格机制,就要有足够多的市场主体,这个市场要有足够多的不同风险偏好、不同预期、各种广泛的交易信息,这样才能形成公允的均衡价格。这个足够多的市场主体要求是不是现有方案所明确的2225家发电企业所能满足?我认为,2225家发电企业恐怕是不够的,除了排放企业以外,可能还需要有更多的各种类型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各种碳资产的投资者,可以是机构投资者,也可以是个人,他有可能看中碳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价值,也有可能是出于责任感。比如现在有些国际机构开一场研讨会,会计算这么多会议代表从各地过来、济济一堂大概需要额外增加多少碳排放,并在会议支出预算上增加一块经费,用于到碳市场购买相应的排放额度,从而实现本次会议的碳中和。昨天会议工作人员曾问我怎么来参会,需不需要安排车接送?我毫不犹豫回复,我坐地铁。我想,我们都有责任为碳减排作出贡献,更何况是为了参加这样一个主题的研讨会。为什么要讲这个?我是想强调,碳市场不仅仅是排放者的市场,也是投资者的市场,更是所有有志于改善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个人、企业、机构和各类市场主体共同的市场,需要各方一起来参与和推动。

第三,还要有各种各样的中介机构,提供碳资产存托、报价、交易、核算、风控和法律咨询等各种专业性服务,以及其他相关的衍生服务,提升市场便利性。比如,一个理想的情形是,今天我们这个会议,主办方除了预算并支付一笔实现本次会议碳中和的费用,而且不需要专门跑到碳交易所去购买、履约,而是能直接通知开户银行,从你的资金账户中扣除这笔费用,同时对你在该银行的碳账户贷记相应的碳资产,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清缴履约;银行根据你的指令完成相应的操作,不仅帮你完成了资金结算,还同步进行了碳资产交收,并最终完成配额清缴。市场要做起来,就要充分便利、高效,要有多方面的参与主体和服务设施来共同实现。

第四,如果按照金融市场的理念去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需要什么样的基础设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非常非常重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型的信息管理系统,连接所有的参与主体,覆盖市场的方方面面,往往系统庞大、投资巨额、建设周期很长,一旦建成,就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惯性、制度惯性、沉没成本,不容易调整,更不要说推倒重来。我全程走过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在大海中蜿蜒,非常雄伟壮观,但可能也有永远的遗憾,因为每到一个地方,就得换一次交通规则,马路靠左行、靠右行还可以灵活调整,但是汽车方向盘是左舵还是右舵可不能随便调换。时至今日,我们还能改变香港和澳门的交通规则和汽车设计吗?恐怕永远也改变不了。所以,对于基础设施,一定要有长远眼光,不要仓促上马。

对于碳市场基础设施也一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碳市场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涉及碳账户的开立,涉及碳资产的登记、托管、交易、结算、清算,涉及怎么与银行系统对接、做到银货兑付,从而有效防止各种信用风险、对手方风险,并能进行良好的监督管理和政策传导,等等。因此从一开始就要把问题研究透了,把方向看准了,把思路理清了,采用最合适、最有效率、最有利于市场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相应制度安排,即使这个市场一开始很小,但可以预留空间,之后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本文摘自作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碳中和2060与中国绿色金融论坛”上的发言。)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


金融市场规律推动碳市场建设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6-21

□周诚君

碳市场本质接近金融市场

我认为碳市场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本质上可能更多的是接近于金融市场。碳排放权是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的权利凭证,从这个产品的产权属性上看,它相当于是市场主体新创设的一种权证,不管这个市场主体是政府还是其他私人部门,这个权证可分割、可登记托管,可进行现货和期货交易,还可标准化。所以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像一个标准化的金融产品,而且进一步仔细考察,广义的碳市场,包括碳现货市场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碳衍生品市场,应该说比较完整地具备了金融市场所具有的信用转换功能、期限转换功能以及流动性转换功能,所以它不管是在产品的形态、财产权利属性上,还是其交易特征、发挥的功能看,都更多像金融产品、金融市场。

讨论这个问题技术性比较强,限于时间我今天不展开。但如果我们承认碳排放权是一个金融工具,碳市场是一个金融市场,这意味着我们要按照金融市场的规律、金融市场的逻辑、金融市场的方法学,以及金融市场监管的规律,来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创新以及监督管理。

金融市场推动碳市场建设规律

这意味着什么?第一,如果这个市场要满足信用转化功能、期限转换功能、流动性转换功能等这些金融市场所提供的基本功能,就意味着这个市场要有足够丰富的产品,不光是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而且要有更多的其他衍生品交易,像期权、掉期、远期、期货以及其他跟金融产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服务,比方说抵质押、担保、再融资、资产证券化,等等。

第二,如果这个市场要按照金融市场规律运行,并能够形成比较好的价格机制,就要有足够多的市场主体,这个市场要有足够多的不同风险偏好、不同预期、各种广泛的交易信息,这样才能形成公允的均衡价格。这个足够多的市场主体要求是不是现有方案所明确的2225家发电企业所能满足?我认为,2225家发电企业恐怕是不够的,除了排放企业以外,可能还需要有更多的各种类型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各种碳资产的投资者,可以是机构投资者,也可以是个人,他有可能看中碳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价值,也有可能是出于责任感。比如现在有些国际机构开一场研讨会,会计算这么多会议代表从各地过来、济济一堂大概需要额外增加多少碳排放,并在会议支出预算上增加一块经费,用于到碳市场购买相应的排放额度,从而实现本次会议的碳中和。昨天会议工作人员曾问我怎么来参会,需不需要安排车接送?我毫不犹豫回复,我坐地铁。我想,我们都有责任为碳减排作出贡献,更何况是为了参加这样一个主题的研讨会。为什么要讲这个?我是想强调,碳市场不仅仅是排放者的市场,也是投资者的市场,更是所有有志于改善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个人、企业、机构和各类市场主体共同的市场,需要各方一起来参与和推动。

第三,还要有各种各样的中介机构,提供碳资产存托、报价、交易、核算、风控和法律咨询等各种专业性服务,以及其他相关的衍生服务,提升市场便利性。比如,一个理想的情形是,今天我们这个会议,主办方除了预算并支付一笔实现本次会议碳中和的费用,而且不需要专门跑到碳交易所去购买、履约,而是能直接通知开户银行,从你的资金账户中扣除这笔费用,同时对你在该银行的碳账户贷记相应的碳资产,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清缴履约;银行根据你的指令完成相应的操作,不仅帮你完成了资金结算,还同步进行了碳资产交收,并最终完成配额清缴。市场要做起来,就要充分便利、高效,要有多方面的参与主体和服务设施来共同实现。

第四,如果按照金融市场的理念去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需要什么样的基础设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非常非常重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型的信息管理系统,连接所有的参与主体,覆盖市场的方方面面,往往系统庞大、投资巨额、建设周期很长,一旦建成,就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惯性、制度惯性、沉没成本,不容易调整,更不要说推倒重来。我全程走过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在大海中蜿蜒,非常雄伟壮观,但可能也有永远的遗憾,因为每到一个地方,就得换一次交通规则,马路靠左行、靠右行还可以灵活调整,但是汽车方向盘是左舵还是右舵可不能随便调换。时至今日,我们还能改变香港和澳门的交通规则和汽车设计吗?恐怕永远也改变不了。所以,对于基础设施,一定要有长远眼光,不要仓促上马。

对于碳市场基础设施也一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碳市场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涉及碳账户的开立,涉及碳资产的登记、托管、交易、结算、清算,涉及怎么与银行系统对接、做到银货兑付,从而有效防止各种信用风险、对手方风险,并能进行良好的监督管理和政策传导,等等。因此从一开始就要把问题研究透了,把方向看准了,把思路理清了,采用最合适、最有效率、最有利于市场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相应制度安排,即使这个市场一开始很小,但可以预留空间,之后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本文摘自作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碳中和2060与中国绿色金融论坛”上的发言。)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