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工商银行:超额完成服务小微“大事业”

发布时间:2021-07-23 08:09:16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实习记者 许予朋

“面对近日河南暴雨灾害,工商银行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克服汛情、断电等困难,全力保障金融服务畅通;第一时间推出六项措施支持河南防汛救灾,并开通了绿色通道快速下拨救灾专项资金。”7月22日,在第三场银保监会“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廖林介绍。

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廖林表示,工行将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供便利安全的金融服务

汛情突如其来,工行敏捷响应。廖林表示,目前工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优化金融供给。

在提高金融服务便捷性方面,工行推出“云工行”非接触业务品牌,打造“云网点”、客户经理“云工作室”、“云客服”等系列服务;建立覆盖20余个行业、2000余种金融服务的开放式智慧服务生态;推出20多项“线上下单、邮寄到家”等服务,让数据多跑腿、客户少跑路。

在提高金融服务普惠性方面,工行深度参与“智慧政务”建设,与28个省级政府达成协作;依托全国近1.6万家“工行驿站”,为社会公众提供咨询、休息、饮水、医疗、援助等服务,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商业银行的科技红利和服务便利。

在提高金融服务安全性方面,工行持续向百姓普及金融安全知识,利用自主研发的“融安e信”等工具,协助公安机关开展限额止付工作,累计为客户避免资金损失达百亿元人民币,护好百姓的“钱袋子”。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与提振就业、服务民生息息相关。廖林指出,工行通过服务小微企业成就了“大事业”:今年上半年,工行普惠贷款增速超过40%,超额完成监管要求。

针对如何拓展“首贷户”这一课题,廖林特别介绍了“工行经验”:“我们重点加大产品、模式创新力度,推动‘年审制’‘循环类’贷款模式,通过全面提高业务效率,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上半年,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中长期贷款占比同比均提升了3个百分点。工行推出的线上信用贷款产品‘经营快贷’比年初增长超70%;具备‘随借随还’功能的普惠贷款上半年增量占比超80%。今年1-6月服务首贷户近3万户,同比多增40%。”

将绿色指标嵌入投融资业务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之一,也为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指明了新的方向。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在行业中领先。对此,廖林介绍:“工行将工艺技术、环保能耗等指标全面嵌入各行业投融资业务准入标准,推动投融资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

据了解,目前工行已上线“投融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实时掌握企业环保违规相关信息,实现对客户的绿色分类管理。工行对“两高”行业投融资总量也在稳步下降。同时,工行内部倡导“绿色办公”,持续推进自身业务运营节能减排,去年该行网络金融交易占比达到98.7%,同比提高了0.6个百分点。

下一阶段,廖林介绍,工行将在四方面继续发挥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引领作用:

一是深化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融入投融资标准制定、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绩效考核、前瞻研究等方面,并逐步建立完整、一致、精准、相容的绿色金融体系。

二是提升环境风险管理能力。探索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环境风险识别及管控能力,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开发投融资领域碳核算技术及应用。

三是推进自身绿色低碳运营,积极开展集团自身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盘查,推动碳成本核算,优化运营减排路径,建立低碳管理制度。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信息共享。全面完善ESG信息披露,深化与国际同业合作,做好利益相关方沟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工商银行:超额完成服务小微“大事业”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7-23

□实习记者 许予朋

“面对近日河南暴雨灾害,工商银行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克服汛情、断电等困难,全力保障金融服务畅通;第一时间推出六项措施支持河南防汛救灾,并开通了绿色通道快速下拨救灾专项资金。”7月22日,在第三场银保监会“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廖林介绍。

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廖林表示,工行将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供便利安全的金融服务

汛情突如其来,工行敏捷响应。廖林表示,目前工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优化金融供给。

在提高金融服务便捷性方面,工行推出“云工行”非接触业务品牌,打造“云网点”、客户经理“云工作室”、“云客服”等系列服务;建立覆盖20余个行业、2000余种金融服务的开放式智慧服务生态;推出20多项“线上下单、邮寄到家”等服务,让数据多跑腿、客户少跑路。

在提高金融服务普惠性方面,工行深度参与“智慧政务”建设,与28个省级政府达成协作;依托全国近1.6万家“工行驿站”,为社会公众提供咨询、休息、饮水、医疗、援助等服务,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商业银行的科技红利和服务便利。

在提高金融服务安全性方面,工行持续向百姓普及金融安全知识,利用自主研发的“融安e信”等工具,协助公安机关开展限额止付工作,累计为客户避免资金损失达百亿元人民币,护好百姓的“钱袋子”。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与提振就业、服务民生息息相关。廖林指出,工行通过服务小微企业成就了“大事业”:今年上半年,工行普惠贷款增速超过40%,超额完成监管要求。

针对如何拓展“首贷户”这一课题,廖林特别介绍了“工行经验”:“我们重点加大产品、模式创新力度,推动‘年审制’‘循环类’贷款模式,通过全面提高业务效率,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上半年,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中长期贷款占比同比均提升了3个百分点。工行推出的线上信用贷款产品‘经营快贷’比年初增长超70%;具备‘随借随还’功能的普惠贷款上半年增量占比超80%。今年1-6月服务首贷户近3万户,同比多增40%。”

将绿色指标嵌入投融资业务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之一,也为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指明了新的方向。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在行业中领先。对此,廖林介绍:“工行将工艺技术、环保能耗等指标全面嵌入各行业投融资业务准入标准,推动投融资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

据了解,目前工行已上线“投融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实时掌握企业环保违规相关信息,实现对客户的绿色分类管理。工行对“两高”行业投融资总量也在稳步下降。同时,工行内部倡导“绿色办公”,持续推进自身业务运营节能减排,去年该行网络金融交易占比达到98.7%,同比提高了0.6个百分点。

下一阶段,廖林介绍,工行将在四方面继续发挥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引领作用:

一是深化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融入投融资标准制定、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绩效考核、前瞻研究等方面,并逐步建立完整、一致、精准、相容的绿色金融体系。

二是提升环境风险管理能力。探索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环境风险识别及管控能力,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开发投融资领域碳核算技术及应用。

三是推进自身绿色低碳运营,积极开展集团自身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盘查,推动碳成本核算,优化运营减排路径,建立低碳管理制度。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信息共享。全面完善ESG信息披露,深化与国际同业合作,做好利益相关方沟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