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

根植北京 聚焦重点 协同创新

华夏银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21-08-09 08:36:34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民吉

2014年,党中央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北京市属金融国企,华夏银行紧跟国家战略,全力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提高站位 完善机制 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大局意识

始终牢记“北京的银行”定位,坚决执行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行重大战略,充分发挥北京市属金融企业“排头兵”作用。

截至2020年末,华夏银行总资产3.4万亿元,贷款2.11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953亿元。与2017年初相比,总资产、贷款、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4.29%、73.34%和48.89%,主要经营指标增幅位居可比同业前列。在2020年英国《银行家》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中,按一级资本排名第51位,较上年提升5位,较2016年提升28位。

2017年起,华夏银行上下进一步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大局意识,将“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建设作为全行六大战略之一。成立以总行行长为组长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总行层面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协调办公室,为总行一级部门。京津冀三地分行各自设立分行层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办公室,由分行行长任组长。总分支三级联动,构建“信息共享、协调联动、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总行层面先后出台《华夏银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分行加快发展工作方案》《华夏银行支持雄安新区创新发展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从业务授权、授信审批、绩效考核、资源配置等方面,统筹推动京津冀三地分行协同联动、加快发展。每年初,出台年度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的具体工作方案,纳入总行党委折子工程,按季督导考核。按照华夏银行2021-2025年新一轮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要举全行之力深入推进“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战略,将京津冀三地分行打造成全行协同发展示范区、转型发展样板地和业务发展增长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完善布局 强化协同 凝聚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创新合力

截至2020年末,华夏银行在全国共设立一级分行44家,营业网点1022家,其中在京津冀地区经营网点160个,占全行网点总数的16%,基本实现京津冀重点区域全覆盖。2017年8月,华夏银行在雄安新区设立安新支行,是银行业入驻新区的第一家营业机构。2020年5月,华夏银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分行正式运营,8月华夏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开业运营,9月华夏银行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落户通州,成为第一家注册在北京的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

全面把握京津冀发展的“协同”要义,切实加强产品和业务的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三地分行强化业务联动,实现金融服务同城化。及时推出内部联合贷款等产品,支持三地分行共同服务协同发展重大项目。在三地分行联合营销与服务上,重点围绕区域内产业转移疏解项目和跨地区重点工程,建立完善的项目推动会和业务协调会制度,出台跨分行的业绩分配调整机制,突出金融服务一体化。充分发挥北京分行的区域牵头行作用,推动金融资源在区域内更加合理均衡配置。

全面实施金融科技战略,加强数字化转型,围绕京津冀区域财政、社保、住建等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助力京津冀三地政府更好服务和保障民生。积极践行“大同城”金融服务理念,在网点服务、支付便利、费用优惠、财富管理、贵宾服务、贷款融资、集团用卡等七个方面,为三地居民提供一体化个人金融服务。率先推出京津冀协同卡,推进三地支付同城服务,累计发卡251万张。

聚焦重点 汇聚资源 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资源保障

2017年以来,汇聚全行资源,加强对京津冀区域的资源投入。2020年末,京津冀三地分行资产总额4329亿元,贷款余额2856亿元,分别较2017年初增长30%和46%。2017-2020年,累计为北京地区提供各类投融资服务9252亿元。其中2020年达到2607亿元,创历史新高,完成年初设定目标的104%。2020年末,北京地区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大关,较上年末增长18%,超额完成北京市政府工作要求。2021年6月末,北京地区贷款余额2085亿元,较年初增长4.19%,高于全行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

紧抓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牛鼻子”,根据京津冀三地每年确定的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建立重点项目库,实行项目制管理,在服务团队、资源配置、业务流程方面给予专项支持。加强部门联动,对重点项目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提高业务效率。实施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的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定价和专项信贷资源配置支持政策。在“两新一重”、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移升级等重点领域,加大金融资源投入。2017年以来,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及新机场快轨、天津民航机场、京雄高速、京津产业园、京滨工业园、天津中关村产业园等近500个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累计金额超过2200亿元。坚决支持北京市地方债发行工作,2017年至今,累计承销并投资北京市地方债148.65亿元。2020年,赞助“相约北京系列冬季赛事”5000万元,支持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

打造亮点 形成特色 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质效

立足京津冀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围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普惠金融持续发力,打造华夏银行服务京津冀特色品牌,力争成为京津冀金融服务排头兵。

绿色金融方面。作为绿色金融先行者,华夏银行深耕绿色金融超过13年,率先践行ESG理念,加强国际合作,是世界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长期重要合作伙伴,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之路,连续多年获得“最佳绿色能源发展银行奖”“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等奖项。其中“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是中国与世行合作单体资金量最大的污染防治项目。截至2020年末,该项目共投放28个子项目,本外币合计投放折合人民币46.33亿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6万吨。2021年6月末,京津冀三地分行绿色信贷余额423亿元,较年初增长12%。支持了京津冀晋四省市永定河流域协同治理、张北风电项目、中节能太能发电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

科技金融方面。为支持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率先设立华夏银行中关村管理部,深化机构设置、客户定位、授信审批、产品创设、服务模式、考核激励等“六大创新”,探索建立“华夏银行中关村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2021年,成立由总行行长担任组长的支持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领导小组,制定《华夏银行支持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方案》,出台20项创新举措。在集成电路、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支持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2017年至今,累计为北京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255亿元。

文化金融方面。立足北京“文化中心”功能定位,总行设立华夏银行文创产业中心,北京分行设立文创专营机构,创新信贷管理模式,推出“文保贷”等特色产品。实施“北京老字号行动计划”,助力老字号企业传承发展。2017年至今,累计为北京文创企业提供投融资666亿元。参与北京首单专利许可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10亿元,填补了北京地区以专利作为底层资产的证券化产品空白。

普惠金融方面。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品牌,将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牢抓实。连续10年完成小微企业贷款监管考核指标。入驻北京市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设立18个“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全面启动产业数字化金融建设,积极推进基于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生态模式建设,联接中小企业,形成以数字生态为基础的群体客户效应,助力中小企业提高金融服务可获得性。2017年至今,累计为北京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019亿元。

展望未来,华夏银行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继续增强推进服务首都经济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建设“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华夏银行的生动实践,为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贡献更大力量!


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

根植北京 聚焦重点 协同创新

华夏银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8-09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民吉

2014年,党中央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北京市属金融国企,华夏银行紧跟国家战略,全力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提高站位 完善机制 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大局意识

始终牢记“北京的银行”定位,坚决执行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行重大战略,充分发挥北京市属金融企业“排头兵”作用。

截至2020年末,华夏银行总资产3.4万亿元,贷款2.11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953亿元。与2017年初相比,总资产、贷款、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4.29%、73.34%和48.89%,主要经营指标增幅位居可比同业前列。在2020年英国《银行家》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中,按一级资本排名第51位,较上年提升5位,较2016年提升28位。

2017年起,华夏银行上下进一步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大局意识,将“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建设作为全行六大战略之一。成立以总行行长为组长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总行层面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协调办公室,为总行一级部门。京津冀三地分行各自设立分行层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办公室,由分行行长任组长。总分支三级联动,构建“信息共享、协调联动、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总行层面先后出台《华夏银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分行加快发展工作方案》《华夏银行支持雄安新区创新发展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从业务授权、授信审批、绩效考核、资源配置等方面,统筹推动京津冀三地分行协同联动、加快发展。每年初,出台年度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的具体工作方案,纳入总行党委折子工程,按季督导考核。按照华夏银行2021-2025年新一轮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要举全行之力深入推进“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战略,将京津冀三地分行打造成全行协同发展示范区、转型发展样板地和业务发展增长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完善布局 强化协同 凝聚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创新合力

截至2020年末,华夏银行在全国共设立一级分行44家,营业网点1022家,其中在京津冀地区经营网点160个,占全行网点总数的16%,基本实现京津冀重点区域全覆盖。2017年8月,华夏银行在雄安新区设立安新支行,是银行业入驻新区的第一家营业机构。2020年5月,华夏银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分行正式运营,8月华夏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开业运营,9月华夏银行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落户通州,成为第一家注册在北京的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

全面把握京津冀发展的“协同”要义,切实加强产品和业务的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三地分行强化业务联动,实现金融服务同城化。及时推出内部联合贷款等产品,支持三地分行共同服务协同发展重大项目。在三地分行联合营销与服务上,重点围绕区域内产业转移疏解项目和跨地区重点工程,建立完善的项目推动会和业务协调会制度,出台跨分行的业绩分配调整机制,突出金融服务一体化。充分发挥北京分行的区域牵头行作用,推动金融资源在区域内更加合理均衡配置。

全面实施金融科技战略,加强数字化转型,围绕京津冀区域财政、社保、住建等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助力京津冀三地政府更好服务和保障民生。积极践行“大同城”金融服务理念,在网点服务、支付便利、费用优惠、财富管理、贵宾服务、贷款融资、集团用卡等七个方面,为三地居民提供一体化个人金融服务。率先推出京津冀协同卡,推进三地支付同城服务,累计发卡251万张。

聚焦重点 汇聚资源 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资源保障

2017年以来,汇聚全行资源,加强对京津冀区域的资源投入。2020年末,京津冀三地分行资产总额4329亿元,贷款余额2856亿元,分别较2017年初增长30%和46%。2017-2020年,累计为北京地区提供各类投融资服务9252亿元。其中2020年达到2607亿元,创历史新高,完成年初设定目标的104%。2020年末,北京地区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大关,较上年末增长18%,超额完成北京市政府工作要求。2021年6月末,北京地区贷款余额2085亿元,较年初增长4.19%,高于全行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

紧抓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牛鼻子”,根据京津冀三地每年确定的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建立重点项目库,实行项目制管理,在服务团队、资源配置、业务流程方面给予专项支持。加强部门联动,对重点项目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提高业务效率。实施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的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定价和专项信贷资源配置支持政策。在“两新一重”、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移升级等重点领域,加大金融资源投入。2017年以来,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及新机场快轨、天津民航机场、京雄高速、京津产业园、京滨工业园、天津中关村产业园等近500个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累计金额超过2200亿元。坚决支持北京市地方债发行工作,2017年至今,累计承销并投资北京市地方债148.65亿元。2020年,赞助“相约北京系列冬季赛事”5000万元,支持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

打造亮点 形成特色 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质效

立足京津冀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围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普惠金融持续发力,打造华夏银行服务京津冀特色品牌,力争成为京津冀金融服务排头兵。

绿色金融方面。作为绿色金融先行者,华夏银行深耕绿色金融超过13年,率先践行ESG理念,加强国际合作,是世界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长期重要合作伙伴,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之路,连续多年获得“最佳绿色能源发展银行奖”“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等奖项。其中“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是中国与世行合作单体资金量最大的污染防治项目。截至2020年末,该项目共投放28个子项目,本外币合计投放折合人民币46.33亿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6万吨。2021年6月末,京津冀三地分行绿色信贷余额423亿元,较年初增长12%。支持了京津冀晋四省市永定河流域协同治理、张北风电项目、中节能太能发电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

科技金融方面。为支持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率先设立华夏银行中关村管理部,深化机构设置、客户定位、授信审批、产品创设、服务模式、考核激励等“六大创新”,探索建立“华夏银行中关村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2021年,成立由总行行长担任组长的支持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领导小组,制定《华夏银行支持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方案》,出台20项创新举措。在集成电路、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支持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2017年至今,累计为北京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255亿元。

文化金融方面。立足北京“文化中心”功能定位,总行设立华夏银行文创产业中心,北京分行设立文创专营机构,创新信贷管理模式,推出“文保贷”等特色产品。实施“北京老字号行动计划”,助力老字号企业传承发展。2017年至今,累计为北京文创企业提供投融资666亿元。参与北京首单专利许可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10亿元,填补了北京地区以专利作为底层资产的证券化产品空白。

普惠金融方面。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品牌,将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牢抓实。连续10年完成小微企业贷款监管考核指标。入驻北京市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设立18个“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全面启动产业数字化金融建设,积极推进基于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生态模式建设,联接中小企业,形成以数字生态为基础的群体客户效应,助力中小企业提高金融服务可获得性。2017年至今,累计为北京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019亿元。

展望未来,华夏银行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继续增强推进服务首都经济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建设“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华夏银行的生动实践,为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贡献更大力量!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