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60家银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发布时间:2021-10-18 07:53:27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于晗 冯娜娜

10月15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生态文明论坛“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论坛在昆明举行。论坛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36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外资银行及国际组织共同发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以下简称《共同宣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持力度。

据悉,《共同宣示》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制定“生物多样性战略”,制定银行支持生物多样性的目标、路线图和行动方案,建设生态友好型银行,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二是强化“生物多样性风控”,在投融资活动中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支持,竭力避免和缓释因投融资项目对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重大威胁和影响;三是确立“生物多样性偏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推动金融资源向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倾斜,引导资金流向生态友好型项目;四是加大“生物多样性投资与创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积极稳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五是做好“生物多样性披露”,加强银行间生物多样性数据信息共享,及时披露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融资禁入和支持政策、分类筛选、动态更新;六是改善“生物多样性表现”,多渠道沟通宣传,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专业性;七是促进“生物多样性合作”,强化与社会团体、媒体的互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注入金融动力。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表示,《共同宣示》的发布,有助于银行业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建设生态友好型银行。

中国银行董事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刘连舸在致辞中指出,金融支持是促进生态系统恢复、保护物种的重要一环。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及框架制定之际,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银行业作用的意义重大。结合中国银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探索实践,刘连舸提出了四点建议,包括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战略规划、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拓展多元化筹资渠道、加强国际同业合作交流等。

据悉,当前全球每年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缺口巨大。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统计,如果在考虑确保农、林、渔等产业活动的可持续性、城市水质保护等减缓现有生态多样性损失的措施成本下,除了对保护区等生态区域的直接投资,全球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缺口在6300亿-8900亿美元,但目前80%的生物多样性投融资来自公共资金,如何最大限度地调集金融资源,支持生态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乃至全球经济日益关注的议题及积极努力的方向。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负责人指出,金融服务支持生物多样性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支持企业融资项目的过程中防范生物多样性风险;二是如何支持生态环境改善类型的项目,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或恢复,这也是绿色金融的主要内涵。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据悉,截至6月末,全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13.92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7.5%。从具体机构看,截至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1.76万亿元,比去年底增长16.4%;截至9月底,中国建设银行绿色贷款突破1.6万亿元;“十四五”期间,中国银行将提供不少于1万亿元资金重点支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工程项目。

“现代化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非常需要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恢复工作中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指出,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大有可为,很有潜力。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政策激励、金融工具与产品创新来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60家银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10-18

□记者 于晗 冯娜娜

10月15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生态文明论坛“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论坛在昆明举行。论坛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36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外资银行及国际组织共同发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以下简称《共同宣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持力度。

据悉,《共同宣示》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制定“生物多样性战略”,制定银行支持生物多样性的目标、路线图和行动方案,建设生态友好型银行,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二是强化“生物多样性风控”,在投融资活动中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支持,竭力避免和缓释因投融资项目对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重大威胁和影响;三是确立“生物多样性偏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推动金融资源向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倾斜,引导资金流向生态友好型项目;四是加大“生物多样性投资与创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积极稳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五是做好“生物多样性披露”,加强银行间生物多样性数据信息共享,及时披露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融资禁入和支持政策、分类筛选、动态更新;六是改善“生物多样性表现”,多渠道沟通宣传,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专业性;七是促进“生物多样性合作”,强化与社会团体、媒体的互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注入金融动力。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表示,《共同宣示》的发布,有助于银行业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建设生态友好型银行。

中国银行董事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刘连舸在致辞中指出,金融支持是促进生态系统恢复、保护物种的重要一环。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及框架制定之际,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银行业作用的意义重大。结合中国银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探索实践,刘连舸提出了四点建议,包括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战略规划、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拓展多元化筹资渠道、加强国际同业合作交流等。

据悉,当前全球每年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缺口巨大。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统计,如果在考虑确保农、林、渔等产业活动的可持续性、城市水质保护等减缓现有生态多样性损失的措施成本下,除了对保护区等生态区域的直接投资,全球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缺口在6300亿-8900亿美元,但目前80%的生物多样性投融资来自公共资金,如何最大限度地调集金融资源,支持生态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乃至全球经济日益关注的议题及积极努力的方向。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负责人指出,金融服务支持生物多样性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支持企业融资项目的过程中防范生物多样性风险;二是如何支持生态环境改善类型的项目,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或恢复,这也是绿色金融的主要内涵。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据悉,截至6月末,全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13.92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7.5%。从具体机构看,截至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1.76万亿元,比去年底增长16.4%;截至9月底,中国建设银行绿色贷款突破1.6万亿元;“十四五”期间,中国银行将提供不少于1万亿元资金重点支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工程项目。

“现代化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非常需要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恢复工作中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指出,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大有可为,很有潜力。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政策激励、金融工具与产品创新来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