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记者观察:寻找银行服务“最优解”

发布时间:2021-10-25 08:19:25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胡杨

网络大V质疑上海银行服务态度差、“怒取”500万元一事近期“刷屏”各大社交平台,同步引发了银行网点到底该如何服务客户的大讨论。

聚焦银行服务态度改进的声音认为——“大客户由银行认定,银行理应为其提供更高效、更满意的差异化服务,在大客户与工作人员发生矛盾后,银行没有主动联系解决,这就是缺乏服务意识的体现”。“虽然银行没有必要把客户‘捧上天’,客户也没有要求被‘捧上天’,但是基本的礼貌和恰当的服务用语都能给予客户直观的服务体验,网点的每位工作人员都代表着银行的形象。客户的怒火其实不针对特定的某个人,而是多位工作人员的态度”。

希望理解银行从业者不易的声音认为——“网点人员也很难,举个例子:过年期间客户比较多,恰好一台电脑因为老化需要更新,所以服务窗口变少,与一名不排队的客户解释该柜台暂时不办理业务时,客户发火,随后发生口角,最后还是领导赔礼道歉,端茶送水,感觉网点工作人员毫无尊严”。

也有从业者从正、反两面看问题——“作为银行来说,网点人流量大时真的很难顾好每一个客户。当然,从客户角度来看,遭遇了不客气的对待,也确实会比较气愤。总之希望互相理解”。“银行工作强度高,在繁琐而重复的流程下,一线员工确实累,但是一部分员工势利眼、老油条、服务态度差、遇到没有增量存款的业务(比如密码重置等)时推诿躲避的情况也确实存在”。

金融脱媒趋势加剧的当下,提高服务水平之于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前所未有。现阶段,优化服务早已不只是商业银行提升品牌形象的手段,也是商业银行打造核心竞争力以及自身实现转型的关键,更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关于服务在企业经营或金融机构发展中的地位,各种讨论已持续数十年。把时间轴拉长,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一部分美国学者提出“服务营销”的理念,例如里甘在1963年的文章中表示“美国已经进入‘服务革命’”;90年代,约瑟夫·A·迪万纳出版的《金融服务大变革——重塑价值体系》认为:技术不断改变着金融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行为方式,金融服务企业要想在接下来的年份里存活下去,必须抓住要点——为顾客创造价值。

然而,究竟什么样的服务才算是“好服务”?这个定义还需要进一步讨论。诚然,商业银行应当提供高效便捷、周到专业的服务,这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体现。但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作为经营性机构,也肩负着盈利的责任,处理好投入与回报既是对股东负责,也是对客户负责。可以说,只有在平衡好自身公共属性与商业属性的前提下,商业银行才有机会找到提升服务质量的“最优解”。


记者观察:寻找银行服务“最优解”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10-25

□记者 胡杨

网络大V质疑上海银行服务态度差、“怒取”500万元一事近期“刷屏”各大社交平台,同步引发了银行网点到底该如何服务客户的大讨论。

聚焦银行服务态度改进的声音认为——“大客户由银行认定,银行理应为其提供更高效、更满意的差异化服务,在大客户与工作人员发生矛盾后,银行没有主动联系解决,这就是缺乏服务意识的体现”。“虽然银行没有必要把客户‘捧上天’,客户也没有要求被‘捧上天’,但是基本的礼貌和恰当的服务用语都能给予客户直观的服务体验,网点的每位工作人员都代表着银行的形象。客户的怒火其实不针对特定的某个人,而是多位工作人员的态度”。

希望理解银行从业者不易的声音认为——“网点人员也很难,举个例子:过年期间客户比较多,恰好一台电脑因为老化需要更新,所以服务窗口变少,与一名不排队的客户解释该柜台暂时不办理业务时,客户发火,随后发生口角,最后还是领导赔礼道歉,端茶送水,感觉网点工作人员毫无尊严”。

也有从业者从正、反两面看问题——“作为银行来说,网点人流量大时真的很难顾好每一个客户。当然,从客户角度来看,遭遇了不客气的对待,也确实会比较气愤。总之希望互相理解”。“银行工作强度高,在繁琐而重复的流程下,一线员工确实累,但是一部分员工势利眼、老油条、服务态度差、遇到没有增量存款的业务(比如密码重置等)时推诿躲避的情况也确实存在”。

金融脱媒趋势加剧的当下,提高服务水平之于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前所未有。现阶段,优化服务早已不只是商业银行提升品牌形象的手段,也是商业银行打造核心竞争力以及自身实现转型的关键,更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关于服务在企业经营或金融机构发展中的地位,各种讨论已持续数十年。把时间轴拉长,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一部分美国学者提出“服务营销”的理念,例如里甘在1963年的文章中表示“美国已经进入‘服务革命’”;90年代,约瑟夫·A·迪万纳出版的《金融服务大变革——重塑价值体系》认为:技术不断改变着金融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行为方式,金融服务企业要想在接下来的年份里存活下去,必须抓住要点——为顾客创造价值。

然而,究竟什么样的服务才算是“好服务”?这个定义还需要进一步讨论。诚然,商业银行应当提供高效便捷、周到专业的服务,这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体现。但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作为经营性机构,也肩负着盈利的责任,处理好投入与回报既是对股东负责,也是对客户负责。可以说,只有在平衡好自身公共属性与商业属性的前提下,商业银行才有机会找到提升服务质量的“最优解”。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